“同志,我们买二十斤全国粮票。” 李秀莲深吸了一口气,把蓝布包打开,拿出二十斤地方粮票和钱递进去。她本来想跟沈建国说的那样买十斤,可看到沈浩在父亲怀里着急地蹬着腿,又想起昨天两个老太太说的全国粮票能换鸡蛋,就临时决定多买十斤。
沈浩听见 “二十斤”,心里松了口气,用力点了点头,像是在表扬母亲。可他还没高兴多久,就听见售货员说:“今天全国粮票紧张,每人最多只能买十斤,想要多买,明天再来。”
李秀莲的脸一下子就白了,手里的蓝布包差点掉在地上:“同志,我们家孩子缺营养,想多买点全国粮票换鸡蛋,你通融一下,多卖我们点吧?” 她的声音带着点恳求,眼睛里满是期待。
售货员皱了皱眉,语气有点不耐烦:“不行,这是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十斤,谁来都一样,你要是不买,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沈浩看着母亲恳求的眼神,听着售货员不耐烦的语气,心里一下子就急了。十斤根本不够!他不能就这么放弃!他突然开始哭闹起来,用了全身的力气,脸憋得通红,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手还不停地往柜台里面指,脚蹬得小被子都开了一角。
“哎?怎么哭了?” 李秀莲慌了,赶紧从沈建国怀里接过沈浩,轻轻拍着他的背哄,“小浩不哭,咱买十斤,明天再来买,好不好?”
可沈浩却哭得更凶了,手还是指着柜台里面的全国粮票,嘴里 “呜呜” 地叫着,像是在跟母亲抗议。他知道,明天全国粮票可能就没了,就算有,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换出鸡蛋,今天必须多买些!
周围排队的人都看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这孩子怎么了?哭得这么厉害?”“是不是想要全国粮票啊?”“这家人也不容易,孩子看着就缺营养。”
售货员看着沈浩哭得撕心裂肺的样子,又看了看周围人的议论,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她犹豫了一会儿,小声说:“那行吧,我再给你们多卖五斤,一共十五斤,不能再多了,要是被领导发现了,我工作都得丢。”
李秀莲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道谢:“谢谢同志,太谢谢你了!” 她把十五斤地方粮票和钱递进去,接过售货员递出来的十五斤全国粮票,小心翼翼地放进蓝布包里,像是在捧着什么宝贝。
沈浩看着母亲手里的全国粮票,终于停止了哭闹,用小拳头轻轻碰了碰母亲的胸口,像是在感谢她。他心里松了口气 —— 虽然不是二十斤,但十五斤也比十斤好,十五斤全国粮票在黑市上能多赚三块钱,够买一斤肉,够全家吃一顿带油星的饭了!
离开粮店,李秀莲抱着沈浩,沈建国跟在旁边,两个人都很高兴。李秀莲小声跟沈建国说:“多亏了小浩,不然咱只能买十斤,现在有十五斤,能换三十个鸡蛋呢!”
沈建国笑着点头:“是啊,咱儿子就是有灵性,以后说不定是个有出息的。” 他伸手摸了摸沈浩的头,眼神里满是疼爱。
沈浩躺在母亲怀里,听着父母的对话,心里也很高兴。可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找到换鸡蛋的人,把全国粮票换成鸡蛋,才能真正赚到钱。他想起昨天在粮店门口听到的两个老太太说的话,心里有了个主意 —— 说不定那两个老太太知道哪里能换鸡蛋。
回到家,李秀莲把全国粮票小心翼翼地放进蓝布包,藏在炕席底下,然后开始准备做饭。她今天心情好,特意在玉米糊糊里多掺了点小米,还加了点糖精,让糊糊甜了些。沈浩喝着甜丝丝的糊糊,心里却在盘算着怎么让母亲去找那两个老太太,换出鸡蛋。
下午,李秀莲抱着沈浩,准备去胡同口张婶家串门,想问问张婶知不知道哪里能换鸡蛋。沈浩知道后,心里很高兴,用力蹬了蹬小腿,像是在鼓励母亲。
走到胡同口,正好碰到昨天在粮店门口说话的两个老太太。她们手里提着布口袋,看样子也是刚买完东西回来。李秀莲赶紧走上前,笑着打招呼:“张奶奶,李奶奶,你们刚买完东西啊?”
张奶奶和李奶奶看见李秀莲,也笑了:“是啊,刚从供销社回来,你这是抱着孩子去哪啊?”
“我想去张婶家串门,顺便问问她知不知道哪里能换鸡蛋,我家有几张全国粮票,想换点鸡蛋给孩子补补身子。” 李秀莲小声说,眼睛里带着点期待。
张奶奶眼睛一下子亮了:“你有全国粮票啊?我知道哪里能换鸡蛋,我家闺女昨天还跟我说,她认识一个人,专门收全国粮票换鸡蛋,一斤换两个,很划算。”
李秀莲的眼睛也亮了:“真的吗?那太好了,你能帮我联系一下吗?我有十五斤全国粮票,想换点鸡蛋。”
“没问题,我现在就去给你联系,你在家等着,我一会儿就给你回信。” 张奶奶很热情,说完就转身往家里走。
沈浩躺在母亲怀里,听着她们的对话,心里松了口气 —— 终于找到换鸡蛋的人了!他用小拳头轻轻碰了碰母亲的胸口,像是在庆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回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回黄金年代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