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楼的小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椭圆桌旁,坐着马副院长、几位职能科室主任,以及被“邀请”与会的莫非。这场名为“规范中医诊疗行为研讨会”的会议,从一开始就带着隐隐的火药味。
马副院长扶了扶眼镜,率先发难,语气看似公允,实则绵里藏针:“莫组长年轻有为,诊疗小组成立以来,也确实解决了不少难题。不过,随着影响力扩大,我们更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科学性。比如,针灸的消毒流程、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标准、还有……一些诊断依据,不能总停留在‘气’、‘脉’这些虚无缥缈的概念上嘛,要与现代医学指标结合,要经得起检验。”
几位主任纷纷附和,提出种种“规范”要求,本质上是在质疑和限制莫非那套融合了系统传承和“望气术”的独特诊疗体系。
面对围攻,莫非神色不变,指尖轻轻点着桌面。他早有预料,马副院长不会甘心看着他坐大。
“各位领导的担心,我理解。”莫非开口,声音清朗,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规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一点我完全赞同。关于消毒、用药规范,诊疗小组一直严格遵守医院相关制度,记录完备,随时可供查验。”
他话锋一转,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众人:“至于诊断依据……现代医学指标固然重要,但人体是复杂的巨系统,很多亚健康状态、功能性疾病,或者说疾病的早期阶段,仪器指标往往还在正常范围,但患者的不适是真实存在的。中医的‘望闻问切’,尤其是对‘气’的把握,正是对这些‘未病’或‘欲病’状态的提前干预和精准调控。”
他没有纠缠理论,而是直接举例:“比如,上周心内科转来的那位心衰患者,在座各位都看过病历。当时他的BNP(脑钠肽)指标高企,但使用常规利尿强心药物后,症状缓解不佳。我通过针刺内关、膻中等穴,调动其心阳,疏通其水饮,配合温阳利水的中药,患者症状迅速改善,后续的BNP指标也证实了疗效。这难道不是‘气’的概念与现代指标结合,并取得实效的证明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我认为,规范不应是僵化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探索有效治疗手段的手脚。真正的规范,应该是以患者获益为核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包容并鼓励多种有效诊疗思路的探索与实践。如果一定要用数据说话。”
莫非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份简易统计表,由林涵玥协助整理:“这是诊疗小组成立以来,接手处理的37例疑难病例的疗效统计。其中,31例取得显着改善或治愈,有效率达到83.8%,远高于这些病例在原科室的常规治疗预期。这些,是实实在在的数据。”
一番话,有理有据,有实例有数据,既回应了质疑,又展现了实力和格局,将马副院长等人的“规范”大棒轻轻巧巧地化解,并反将一军。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几位原本附和马副院长的主任,眼神闪烁,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年轻的组长。
马副院长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莫非准备如此充分,应对如此沉稳老练。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敲响,田院长的秘书小张探进头来,语气急促:“莫组长,打扰一下!急诊科刘主任紧急电话,说刚收治一位身份特殊的危重病人,情况极其复杂,点名请您立刻过去会诊!”
身份特殊?危重?点名会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莫非身上。
莫非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起身对众人道:“各位领导,看来有紧急情况,我得先失陪了。关于诊疗规范的讨论,我们可以后续再找时间深入交流。”
说完,他微微颔首,从容离席,留下神色各异的众人。
马副院长看着莫非离开的背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感觉,自己精心准备的发难,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不仅没能压制住对方,反而可能衬托了对方的临危不乱与不可或缺。
快步赶往急诊科的路上,莫非心思电转。身份特殊的危重病人?是巧合,还是陈老那边“引蛇出洞”计划的一部分?
刚到急诊抢救室门口,就看到刘斌主任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旁边还站着两位穿着气质不凡、面色凝重的陌生男子,显然是病人家属或随从。
“莫组长!你可算来了!”刘斌一把拉住他,压低声音,“里面是省城来的一位老领导,突发意识障碍,伴有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我们初步抢救后毫无头绪,家属不知从哪听说了你的名字,坚持要你来看!”
莫非走进抢救室,病床上躺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上插满了各种管路和监护设备。在望气术的视野下,老者周身的气息如同狂风中的残烛,生机正在被一股深沉、晦暗、带着强烈吞噬性的异种能量疯狂侵蚀!这能量,与他之前接触过的“蚀心蛊”、“幽兰腐肠散”同源,但更加精纯、更加霸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医凌然:开局神医系统激活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医凌然:开局神医系统激活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