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乃天佑大明!
一位御史激动地出列奏道:定是某路忠义水师,或是海外义士,听闻孔逆叛国投敌,愤而出手,截杀叛军于海上!此等壮举,当予以褒奖,并查明身份,招抚重用!
褒奖?招抚?
另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立刻反驳,语气充满疑虑:此事蹊跷甚多!那支舰队规模庞大,战力惊人,竟能一举击溃孔有德残部并与后金接应舰队抗衡,岂是寻常海寇或义士所能为?依老臣看,其心叵测!或许是另一股势力更大的海寇,意在抢夺叛军财物工匠以自肥;亦或是……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道:或是东南某位拥兵自重的将领,暗中蓄养的水师,其心难测啊!
兵部尚书出列,也是面色凝重:陛下,据前线回报,交战海域曾出现多种制式战船,其中甚至有类似西夷的夹板,其火炮射程、威力均远超我大明水师寻常装备。此等实力,绝不可小觑。若其为友,自是幸事;若其为敌,则我大明海疆,恐又多一心腹大患!
朝堂之上,争论不休。
有人认为这是,当寻访嘉奖。
更有人则认为这是,需严加防范。
更有人猜测是否是南方郑芝龙集团的手伸到了北方?
或者是传闻中在登莱一带活动的海外巨寇所为?
但无论是哪种猜测,现在都缺乏确凿的证据。
崇祯皇帝也是听得头昏脑胀,最终只能下旨,命山东新任巡抚朱大典、登莱总兵黄龙等人严密监视海上动向,设法查清那支神秘舰队的来历,并加强沿海戒备,以防不测。
要知道,能够彻底消灭后金和叛军的联合舰队,这是一股很强大的海上力量,不得不防。
作为这场海上风暴的真正主角,兴国军基地内部却是一片欢欣鼓舞又高度戒备的景象。
巨大的战利品被源源不断地,分别被运回海外岛屿基地。
近百门各型火炮,堆积如山的火药、弹丸、粮秣,大量的金银财宝,以及最重要的一万五千余名俘虏,其中包含数百名火器工匠及其家眷,让负责接收的总政务部和科技部忙得不可开交。
赵子龙统特意来到岛上基地,站在基地码头上,看着眼前这番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沈廷扬和李海站在他身后,详细汇报着海战的经过。
主公,此战我军严格按照您的指令,未打任何旗号,行动迅速,撤离干净。后金和明军那边,短时间内绝对查不到我们头上。
沈廷扬自信地说道。
李海补充道:俘虏正在按计划进行甄别和安置,工匠们已经被单独列出,由孙元化副部长亲自去安抚和甄别他们的技能了。有几位老师傅看到我们基地的工坊和设备,眼睛都直了!
做得很好!
赵子龙赞许地点点头:告诉孙副部长,对这些工匠一定要优待,让他们安心留下来工作,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对我们至关重要。至于那些俘虏的士兵,按老规矩办,当官的或是罪大恶极的,直接消灭掉。其他人员经过审查后发配到矿上或从事工程建设,做的好的,若干年后可以恢复自由身。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不过,这次我们闹出的动静不小。皇太极和崇祯都不是傻子,他们一定会全力调查。通知柳如烟的情报司,启动所有暗线,密切关注明清双方对此事的反应和调查动向。基地进入一级戒备状态,外松内紧,没有我的命令,近期所有舰船不得轻易出动,尤其是不能以兴国军的身份活动。
沈廷扬和李海肃然领命。
正如赵子龙所预料的那样,无论是盛京的雷霆震怒,还是北京朝堂的猜疑争论,最终都因为缺乏确凿证据和指向性线索,而渐渐变成了无头公案。
那支在黄海之上展现出强悍战斗力,却如同幽灵般来去无踪的神秘舰队,成为了萦绕在皇太极和崇祯心头的一个巨大谜团,也为兴国军的继续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只有极少数嗅觉敏锐的有心人,才会将目光投向基地及海外岛屿。
崇祯五年(1632年)夏天,就在黄海截胡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各方仍在为那支神秘舰队而困惑猜疑之际,兴国军内部却已将目光投向了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朝鲜半岛。
这一日,商贸和情报部下属,负责朝鲜区域事务的李盛,风尘仆仆地从朝鲜返回,带来了赵子龙极为关注的消息。
莱州基地,核心议事厅内。
李盛虽然面带倦容,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站在一幅巨大的朝鲜半岛地图前,向赵子龙以及与会的卢象升、孙传庭、柳如烟、苏芹芹、沈廷扬等核心成员进行详细汇报。
主公,诸位大人,
李盛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开始陈述:属下奉命派人潜入朝鲜全境,历时年余,明察暗访,结合当地商人、矿工乃至一些失意朝鲜贵族提供的线索,对我方急需的几类关键矿产分布,已有了初步的掌握。
他的手指首先点向朝鲜半岛北部,咸镜道与平安道交界的大片山区:此地,尤其是价川、德川、熙川一带,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铁矿和煤矿!品质上佳,易于开采。朝鲜官方虽在此设有矿监,但管理粗放,产量有限,且当地民夫苦于徭役,多有怨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