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沉浸在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中。
祭坛散发出的古老微光,如同涓涓细流,缓慢而持续地滋养着他脑海中濒临破碎的道碑。那“衍”字的光点不再闪烁不定,而是维持着一种极其微弱的、却异常稳定的光芒。碑体上那些触目惊心的裂纹虽然没有愈合的迹象,但崩解的趋势却被彻底遏止了。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祭坛道韵的浸润下,他发现自己对《乙木青帝诀》和《枯荣丹经》的感悟,竟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灵力运转更加圆融自如,对那生死轮转的枯荣意境,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祭坛的光芒,不仅能稳定道碑,竟还有助人悟道之效!”林凡心中明悟,更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贪婪地吸收、感悟着。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了祭坛本身,投向了那些构成玄奥阵法的古老符文。
这些符文与他认知中的所有流派都迥然不同,笔画古朴、简洁,却又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复杂道韵。初看时只觉得晦涩难懂,但看得久了,在祭坛光芒和道碑微弱共鸣的辅助下,他竟隐隐感觉到,这些符文并非死物,它们仿佛在呼吸,在律动,阐述着某种天地至理。
“或许…我不该试图去‘理解’每一个符文的含义,而应该去‘感受’它们整体的‘意’与‘势’…”
一个念头福至心灵般涌现。
林凡不再强行去解析符文的笔画结构,而是放松心神,将神识如同薄纱般轻轻覆盖在祭坛表面,去整体地感知那符文阵法所散发出的独特“场”。
渐渐地,在他的“感知”中,那些静止的符文仿佛活了过来。它们不再是刻痕,而是一道道流动的光,是规则的交织,是能量的轨迹。它们彼此连接,构成一个完美的、内循环的体系,维系着祭坛的存在,也禁锢着顶端那枚混沌晶石。
他“看”到了能量的流转,从地脉深处被汲取,经由特定的符文节点转化,一部分维持着禁制,一部分则注入顶端的晶石,似乎在进行着某种极其缓慢的…温养?或者说…封印?
而当他将这种感知,与脑海中道碑碑体上那些模糊的纹路进行对照时,一种奇妙的共鸣感越发清晰。虽然具体形态不同,但两者在“道”的层面上,分明系出同源!都蕴含着一种推演、解析、定义规则的至高意境!
“这道碑…莫非是某个更庞大、更完整体系的一部分?就像这祭坛上的一个关键符文?”
这个猜想让林凡心神震动。若真如此,这道碑的来历,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他尝试着,将自己对符文阵法“势”的感悟,与自身所修的《枯荣丹经》意境相结合。
枯荣,是生与死的轮转,是寂灭与新生的循环。
而这符文阵法,是能量的流转与平衡,是规则的构建与维系。
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那至高的大道层面,是否也存在某种共通之处?
他沉浸在深深的感悟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识海中,那“衍”字的光点,在这种深层次悟道的状态下,似乎又凝实了微不可查的一丝。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数个时辰,或许是一整天。
林凡缓缓从那种玄妙的状态中退出,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明悟与欣喜。
虽然修为没有立刻提升,但他感觉自己的“道基”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洗涤过,变得更加坚实,对功法和意境的运用,也有了新的想法。尤其是对枯荣意境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生机与死寂的表象,开始触及更深层次的“变化”与“平衡”。
他看向祭坛顶端那枚混沌晶石,目光更加热切。仅仅是祭坛散发出的道韵就有如此神效,那被它供奉(或封印)的晶石本体,又该蕴含着何等伟力?
不过,他依旧没有轻举妄动。那禁制的可怕他亲身体验过,绝非现在的他能够破解。强行夺取,只怕会引火烧身。
“看来,要得到这晶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或许,需要特定的方法,或者…等到修为足够强大之时。”林凡冷静地分析着。
当务之急,是借助此地环境,尽快提升实力,并想办法离开。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周围的黑暗。这片遗迹绝不止这一座祭坛,必然还隐藏着其他秘密和出路。
他决定,以这座祭坛为核心,向四周进行更细致的探索。有祭坛道韵作为参照和“灯塔”,他不用担心在黑暗中彻底迷失。
休息调息了片刻,恢复了些许精神后,林凡站起身,选定了一个与来时不同的方向,再次踏入深邃的黑暗。
这一次,他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凭借着对祭坛符文“势”的初步感悟,他行走在废墟间,竟能隐约察觉到一些能量流动的微弱痕迹,就仿佛这片死寂的遗迹下,依旧存在着一条条干涸的“能量河床”。
他沿着一条相对“宽阔”的能量痕迹向前探索。果然,没过多久,前方再次出现了一座建筑的轮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道碑能推演万物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的道碑能推演万物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