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生物实验室地下核心区。
消毒水的锐利气味在高压通风系统中循环,却始终无法彻底压制维生舱深处逸散的腐败甜腥 —— 那是蛋白质崩解与细胞坏死混合的味道。恬静僵坐在实验台前,白色实验服的袖口沾着暗褐色污渍,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死死攥着的平板屏幕已呈蛛网状碎裂,裂痕恰好横过画面上珑奚鄀的眉心。
“废物!废物!全都是废物”嘶哑的诅咒从紧咬的牙关中挤出来,带着铁锈味的血丝漫过舌尖。她猛地抬头,目光扫过实验室中央的矩阵式维生舱:十二具高两米的玻璃罐体并排矗立,内壁残留着淡褐色的生物膜,舱底沉淀着絮状残留物。最右侧那具刚清空的罐体还在滴液,顺着排水管发出嘀嗒声,每一声都埋葬着她近乎焚烧的期望。
“长寿Δ…”她抚摸着平板边缘的碎玻璃,声音如同梦呓,裹着刻骨的毒,“基因序列已经剔除了所有已知排斥标记,是理论上最纯净的载体..…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循环无法稳定?!为什么无法‘重启’?!”低温储存柜的警报声突然响起,柜内压力异常。恬静扑过去拉开柜门,寒气裹挟着蓝绿色荧光喷涌而出几十支试管整齐排列,内里蓝绿色荧光微弱游移,正是她耗尽心血、严格复刻俱乐部遗留资料、从温寻耀“分身”中榨取的改良“长寿Δ”。
“37.2℃恒温培养、4200rpm 离心力、1.2GHz 电磁耦合…哪一步错了?!”她抓起一支,对着光谱仪,瞳孔因愤怒而收缩,“这些参数和原始记录误差不超过 0.3%!珑奚鄀能让恒河猴存活 180 天,我连体外培养都撑不过两周?为什么在你手里能窥见‘归零’的曙光,在我手里就只剩苟延残喘的崩溃?!”
挫败与恐惧的冰水浇透了骨髓。她调出曾经她偷拍的影像。画面里的珑奚鄀正用显微操作仪注射细胞悬液,侧脸在冷光灯下泛着青白色,无名指上的银戒反射出一道寒光 —— 那是当年俱乐部给核心研究员定制的身份标识,恬静自己的那枚早就被捏变形了。
记忆突然被冰水般的触感刺穿:
七年前的俱乐部主实验室,恬静捏着灵长类实验数据板,刻意让声音保持平稳:珑组长,第 19 组恒河猴出现全身性皮疹,T 细胞活性指数暴跌至基准值的 37%,是否需要暂停实验优化载体基因库?
奚鄀正用紫外笔在白板上标注基因序列,闻言转过身来。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玻璃移液管,眼底有淡淡的青黑 —— 连续工作了 36 小时。可目光仍然清澈洞彻:“基因只是其一,优化只是缓冲措施。 她指向白板上的灯塔水母基因图谱,你看这个 TD-47 片段,它编码的神经黏附蛋白才是关键。
一支马克笔在白板上画出循环箭头:灯塔水母的 永生 不是线性延长,而是细胞分化的可逆循环。当遭遇极端环境,成熟细胞会降解自身结构,逆向分化为未分化干细胞 —— 相当于把一栋别墅拆成乐高积木,再重组成平房。长寿Δ’的本质,源于灯塔水母改造的神经细胞群。 她的笔尖点在箭头拐点,“它的‘长寿’,核心是‘分化转移’——在压力或生命末期,能逆转为水螅体,重启生命。一种细胞层面的‘归零’与‘重建’。人类细胞没有这种 拆卸指令 。强行注入 长寿 Δ,就像往精密齿轮组里塞橡皮泥,要么卡住,要么彻底崩碎。上个月那只黑猩猩的内脏纤维化标本,你应该看过切片。
奚鄀的指尖点向复杂的图示:“它们并非长寿,是它们代谢率极低,端粒酶活性异常稳定,抗氧化能力超群。但人类细胞,”她的目光转向恬静,理性冰冷,“缺乏这种逆转分化的核心机制。强行引入‘长寿Δ’细胞,期望它们引导宿主细胞‘归零’?结局只会是灾难性的细胞功能紊乱、错误分化、癌变或者…彻底的崩解。我们早期的动物实验已是明证。”
奚鄀的指尖滑向神经网络模型,声音带着纯粹的痴迷:“而我真正着迷的,恬静,是它们本身!你看啊,它们在缺乏中央大脑的情况下,仅依靠分布式神经网络。天啊~没有中枢大脑却能完成复杂应激,就能进行复杂的信息整合、记忆存储甚至展现出初步的学习能力!这揭示了神经系统运作的另一种可能!这才是生命最本源的美妙!这种分布式智能或许比永生更有研究价值呢...”
恬静脸上维持着敬佩的笑容,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的嗤笑,指甲掐进数据板边缘。逆转分化?神经机制?研究神经智能?放着能让人重生的技术不去突破?在她看来,只要能掌握那“重启”的钥匙,解决排斥和引导的问题,人类就能获得新生!这才是终极目标!奚鄀的神经研究简直是本末倒置!
实验室的记录屏幕曾冰冷地宣告:
健康的恒河猴活跃敏捷,体温恒定,代谢稳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谧海水母请大家收藏:(m.2yq.org)静谧海水母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