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不自觉抽搐起来,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身体比思维更早拉响警报,肾上腺素让膝盖微微发颤,却不是想逃跑的战栗,而是被捕食者锁定的兔子那种僵直。
唾液突然变得像铁锈般苦涩,舌根发紧,仿佛有冰冷的金属手指正在喉管内侧轻轻刮擦。
他猛地回头,看见经书阁门口站着个佝偻老人,手持秃头扫帚。
浑浊的眼球里闪着奇异的光,像是浑浊的玻璃球中封存着一缕游动的磷火。
那光芒不像是反射外界的光线,而是从瞳孔深处渗出来的——某种不属于人类视神经的、冰冷的生物荧光。
眼白布满血丝,细小的血管诡异地蠕动着,仿佛皮下有活物在爬行。
眨眼的动作,都像是某种机械性的校准,精准得令人不适。
他的视线没有焦点,却又像能穿透皮肉,直接钉进脑髓里。
更可怕的是,当光线变换角度时,陈理仿佛看到老者虹膜上浮现出细密的、电路般的纹路——那不是血管,而像是某种……嵌入式的、非自然的脉络!
老人突然用扫帚在青砖地面划出几道痕迹。
“一个完整的圆周被分为360度,这是多少度?”
陈理瞳孔骤缩——那是个标准的斜面受力分析图,甚至还标出了重力分解矢量。
身体比大脑先做出反应。他的膝盖已经下意识弯曲,整个人蹲伏下来,指尖自动沿着那些线条延伸,仿佛某种刻进肌肉记忆的本能。
当Gsina=μGcosa时是临界状态。
他的指腹蹭过粗糙的地面,在某个看不见的坐标点突然停住。细小的沙粒嵌进指纹,但触觉神经传来的却是当年粉笔灰的质感——高中物理老师的嗓音突然在耳膜里炸响,和此刻剧烈的心跳共振。
所以倾斜角θ=arctanμ,对于...应该是——
视网膜上浮动的公式突然具象化,数字像齿轮般咔哒咬合。喉结滚动间,答案已经挤过紧咬的牙关:
16.7°左右。
尾音在空气中凝成白雾。他这才发现自己在发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某种更原始的颤栗——就像野生动物突然认出陷阱里的铁锈味。
这个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正冰冷地证明着:眼前的一切绝非幻觉。
知道为什么是16.7°吗?老人突然问。
陈理一怔。这个角度正好是...他猛地抬头看向那九百级台阶,突然意识到arctan0.3≈16.7°。
赵铁山的鞋子和台阶μ≈0.3...
但老人已经转身进了经书阁,只留下一句:今日你擦第三排书架。
...
经书阁第三排书架散发着陈年墨香。
陈理用鸡毛掸子轻扫的书脊时,发现一本非常熟悉的书名。
他四下张望,守阁老人正在角落煮茶,铜壶嘴喷出的蒸汽竟然形成稳定的层流——这需要精确到毫秒级的火候控制。
陈理小心抽出那本书《天工开物》
古代一部重要的科技百科全书,系统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8世纪传入日本、朝鲜,被译为多国文字,欧洲学者称其为“技术的经典”。
‘只有《锤锻篇》’
秘本异文录--凡冶铁斜楔,入隙三分而止,此乃人巧之极。然赣州匠户曾献阴楔,其角十六又三分,夜半自鸣如泣——
匠人用16-17°的楔角实现最牢固的机械嵌合。
仔细观察发现卷轴末端有处不自然的凸起,在夹层里发现半页焦黄的残卷。上面的文字让他心跳加速:
凡物之动,无外力则恒...
这分明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文言表述!
他眨了眨眼,怀疑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
就在这时,一阵尖锐的刺痛从小臂内侧传来,像是无数细针同时扎入皮肤。
陈理猛地缩回手,卷起衬衫袖口——银色纹路正从毛孔中渗出,如同活物般在皮肤表面游走,逐渐组成一个清晰的公式:f=μN。
这...
陈理的声音卡在喉咙里。
更令人惊骇的是,陈理到这些符号在皮下重组,无数微小凸起在分子层面形成复杂的锁扣结构——这正是静摩擦力微观模型!
陈理感到一阵眩晕,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
所有物体的表面都浮现出半透明的光纹,勾勒出他再熟悉不过的受力分析图。
他伸手扶住书架试图稳住身体,银色纹路立刻在接触面形成一道微光屏障很快又消失。
临界静摩擦力...陈理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他深吸一口气,尝试集中注意力——纹路立刻亮了起来,同时他感到一股奇异的能量在体内流动。
陈理试着逐渐加大推力,屏障的颜色从淡蓝变为深蓝,最后在他突破某个极限时突然爆出一团火花般的闪光——正是最大静摩擦力被突破的瞬间!
这是...道纹?陈理,法则的具象化。但这太荒谬了,明明刚开始修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F是ma开始修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F是ma开始修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