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梧桐树已经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春风透过窗棂悄悄溜进亭子间,轻轻拂动着挂在床头的那串红色小铃铛。铃铛发出细微的清脆声响,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苏晨靠在床头,望着摇篮里熟睡的女儿晓梦,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疲惫却幸福的微笑。
生产已经过去两周了,她的身体依然虚弱。剖腹产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每次下床都像受刑般艰难。但比起身体上的痛苦,更让她煎熬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肖霄的思念。
“晨晨,该喝汤了。”苏母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鲫鱼汤走进来,脸上带着苏晨许久未见的温柔,“赵阿姨一大早去菜市场买的活鲫鱼,说是下奶最好不过了。”
苏晨接过汤碗,奶白色的鱼汤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她小口小口地喝着,感受着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仿佛也温暖了她这些日子以来冰冷的心。自从生产那天的生死关头后,母亲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势利、刻薄的母亲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微不至关怀着女儿和外孙女的慈爱长辈。
“妈,谢谢您。”苏晨轻声说道,眼中泛着泪光。
苏母叹了口气,坐在床沿边,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傻孩子,跟妈还说什么谢。这些日子是妈不对,妈差点失去了你才明白,什么面子、什么别人的眼光,都比不上我女儿的命重要。”
母女俩相视而笑,多年的隔阂在那一刻彻底融化。就在这时,晓梦在摇篮里动了一下,发出细微的啜泣声。苏晨连忙放下汤碗,小心翼翼地将女儿抱在怀里。小家伙闻到母亲的气息,立刻安静下来,小脑袋在苏晨胸前蹭来蹭去,寻找着乳汁。
“这小囡真聪明,知道找吃的了。”苏母笑着说,眼中满是慈爱。
喂完奶,苏晨轻轻拍着女儿的背,直到听到那声满足的嗝声。这时,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晨晨,我来了!”林小雅拎着一个布包兴冲冲地走进来,“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我妈特意做的酒酿圆子,说是补身子最好不过了。”
林小雅打开布包,取出一个保温桶,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酒酿圆子。香甜的气息立刻弥漫在整个亭子间里。
“小雅,又麻烦你了。”苏晨感激地说,“这些天要不是你和赵阿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林小雅摆摆手,凑到摇篮边逗弄着醒来的晓梦:“哎呀,我们的小公主今天又漂亮了!看看这大眼睛,多像她爸爸啊!”
话一出口,林小雅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捂住嘴。房间里顿时陷入一阵尴尬的沉默。苏晨的眼神黯淡下来,她低头看着女儿,确实,晓梦的眼睛越来越像肖霄了——那双深邃的、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
苏母咳嗽了一声,打破沉默:“小雅说得对,这孩子确实像肖霄。等肖霄回来,看到这么漂亮的女儿,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呢。”
这是苏母第一次主动提起肖霄,而且还是以如此正面的态度。苏晨惊讶地看着母亲,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
“妈,您真的这么想吗?”苏晨怯生生地问。
苏母点点头,叹了口气:“经历了这么多,妈也想通了。感情这种事,强求不来。既然你认定了肖霄,他也确实是真心待你,等他回来,妈不会反对你们的事了。”
苏晨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些日子以来的委屈和痛苦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林小雅也红着眼圈,握紧了好友的手。
就在这时,赵阿姨也来了。她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和一只老母鸡。
“哎哟,都在呢!”赵阿姨爽朗地笑着,“我那个在乡下的亲戚昨天来看我,带了点土鸡蛋和老母鸡,我想着正好给晨晨补身子。”
赵阿姨放下东西,走到摇篮边,仔细端详着晓梦:“这小囡长得真快,一天一个样儿。看看这小脸蛋,红扑扑的,多健康啊!”
四位女性围坐在小小的亭子间里,一时间竟显得有些拥挤。但这种拥挤却让苏晨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安全感。她看着身边这些关爱她的人,突然觉得即使前路再难,也有勇气走下去。
“晨晨,月子里的女人最怕受凉,你这窗户得常关着点。”赵阿姨说着,起身去检查窗户,“还有这被子,得经常晒晒,去去湿气。”
林小雅则开始收拾房间,她利落地擦桌子、扫地,一边干活一边说:“晨晨,厂里那边我给你请了一个月的产假。王主任虽然不太乐意,但看在你平时工作认真的份上,还是批准了。不过他说一个月后你得回去上班,否则位置可能就保不住了。”
苏晨的心沉了一下。一个月后就要回去上班,那晓梦怎么办?纺织厂的工作强度大,经常要加班,她不可能带着孩子去上班。请保姆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以她现在的经济状况,根本负担不起。
苏母看出了女儿的担忧,拍拍她的手说:“别担心,妈已经想好了。等你回去上班,妈来帮你带孩子。反正我现在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带带外孙女正好解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上海有个女儿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上海有个女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