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神通只能作用在寻常经文书册之上。”
“抄写修行之法,并无丝毫作用。”
夜半,朗月高升。
鸡鸣山下的热闹来的快,也去的快。
一群人簇拥着林灵素,很快便消失远去。
屋中,陈安放下手中的笔。
视线透过窗外,看向星夜之上的皎皎玉盘。
心头思绪起伏,又渐渐平定。
神通不是万能,终究不可能让他左脚踩右脚,原地飞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
“修行之说是真是假,一试便知。”
褪去衣衫,躺在床上。
脑海里浮想过《玄景玉盘养神诀》的口诀内容,缓缓闭上了眼。
此法不同于最近一段时日在校书时所见的那些叫人望而生畏的繁琐法门。
修来简单,不拘形态。
修行此法者,最初需要平息心念、排除杂扰,脑海里想出一轮明月。
继而观想月华之玄景,引其清凉之真水,灌溉自身。
最后将采来的月华真水引至泥丸宫中温养,使其不泄于外。
如此三步,谓之曰:
入静观想,存思采华,温养封固。
每一次的修行,都是对这三步的一个完整演练。
陈安如今初学乍练,自不求全。
只求个能入静,能在脑海里勾勒出个皎皎明月,便算是成功。
舌抵上颚,调整呼吸,使其变得绵长、细微,渐至若有若无。
“形如槁木,心若澄潭;一点灵光,上通广寒。”
“望舒御车,素女抚琴;叩我心门,请登瑶坛。”
口诀在心头默念。
一遍,两遍......
时间流逝,陈安渐觉自己的心神缓缓放空,杂念消除。
整个人仿佛沉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深水当中,幽冷而静谧。
周遭的一切动静,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清晰。
旁边地铺上四喜平稳悠长的呼吸,屋子外不知名夜虫在草丛里振翅声。
甚至更远处山林里的风声,树叶摇晃的沙沙声......
种种声音,分外明晰,宛若就在他的耳侧响起。
可也就在陈安试图去仔细分辨这些声音的下一瞬。
一切便又都如同潮水般褪去,片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世界陷入了一片绝对的死寂。
他也不知道自己这算是修成了,还是没修成。
只是觉得眼皮愈发沉重,念头也变得模糊。
头一歪,鼾声忽起。
……
“短短两旬的功夫,便能写成这样,很不错了。”
“不过也不可懈怠,还需努力。”
皇城,内书堂。
陈安结束了今日的授课,看着面前一个小太监递上来的功课,缓缓点头,出声称赞。
这少年叫做小春子。
正是那天他第一次来内书堂时,被高高悬在外面松树上的那几人之一。
许是那天的惩戒当真起了作用,又或是本就心性坚韧,知耻而后勇。
之后的这些时日里,小春子分外勤奋刻苦,学习的劲头在所有小太监里也最为高涨。
而且他的胆子也颇大,不像其他那些小太监,见了他总是畏手畏脚,眼神都不敢抬起来。
渐渐熟悉之后,小春子甚至还会在课后主动上前,询问一些学业上的问题。
陈安自然也不会拒绝,随意的给他指点上两句。
将一脸喜色的小春子打发走,收拾好桌上的书本,他正准备离开。
便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正是好些时日不见的钱公公。
“先生辛苦了。”
钱公公脸上依旧带着客气的笑。
进来先是关切地问了下陈安的近况,又闲聊了几句内书堂这些小太监们的教学进度。
一番寒暄过后,他这才神情微凝,多了几分郑重与请教的意味。
“咱家这里有几个疑难之处,想请教一下先生,不知可否方便?”
陈安挑了挑眉,心头略感奇怪。
这位钱公公在宫中地位显然不低,行事手腕也更是老辣。
眼下居然会有事求到自己身上?倒也算件稀罕事。
不过,听听也不打紧。
“钱公公但说无妨。”
钱公公眼神微亮,谨慎的瞧了瞧左右。
确认四下无人之后,这才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
“先生久在东观,校对天下道经,想来对于一些道家修行上的术语,定然有所了解吧?”
陈安点了点头:“略懂一二。”
脸上喜色一闪而过,钱公公十分克制的问道:
“先生可知,何为‘气冲带脉’?又何为‘周天搬运,龙虎相交’?”
“乃至于那‘玉液还丹’,又是个什么说法?”
眉头微挑,诧异的看了身前人一眼。
陈安心头了然。
他问的这几个词,看似出自道家典籍。
实则的话,却更多的出现在一些武学典籍当中,全都是与壮大内息、行气走脉相关的隐语。
只是,他一个太监修行武功?
这皇宫内里,没什么管束的话,天子会放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以抄经得长生,一字一句皆神通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