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库内,灯火通明,人影绰绰。
切割钢板的刺耳噪音、电钻的沉闷轰鸣、还有临时架设的风扇试转时的呼啸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战地交响。空气里弥漫着金属粉尘、机油和汗水混合的气味。
赵四挽着袖子,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正站在一台临时搭起来的工作台前,对着摊开的改造图纸,和基地维修连的张连长以及几个老班长激烈地讨论着。
“赵工,你这导流板的弧度要求太高了!”一个脸上带着机油污渍的老班长指着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
“咱们车间那台老掉牙的皮带车床,根本车不出这么精准的曲面!还有这些加强筋的安装孔位,精度要求正负零点一,靠手摇钻床,没法保证!”
张连长也面色凝重地补充:“是啊,赵工。不是我们不想干,是现有的家什儿就这个水平。这强制风冷系统核心就是这些导流和密封件,尺寸精度达不到,风阻上去不说,还可能漏风,效果大打折扣啊!”
赵四看着图纸上那些关键的曲面导流板和异形密封法兰,心知他们说的都是实情。
基地维修车间的设备大多还是苏联援助时期的老旧机床,精度和加工能力有限,对付日常维修还行,但要加工这种要求较高的非标件,确实力不从心。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距离他立下军令状的二十四小时期限,已经过去了近八个小时。如果不能尽快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后续的安装调试根本无法进行。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几个维修班长的脸上都露出了无奈和焦躁。
赵四看着墙上的挂钟走过夜里12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走到车间角落,假装检查零件,心中默念:“系统,在406基地维修车间签到。”
“叮!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便携式高精度冷焊及表面强化技术(附基础材料配方)】!【现金3元】!”
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不是复杂的机床图纸,而是一种巧妙的金属连接与表面处理技术。
利用特制焊剂和可控电流,在常温或低温下实现金属材料的精密连接、填补和表面合金化强化,对设备要求极低,主要依赖操作者的手艺和对材料特性的理解!
这简直是雪中送炭!赵四眼中瞬间爆发出光彩。
他立刻转身,快步走回工作台,语气果断:“张连长,各位班长,设备不行,我们就换个思路!不用车床铣床,我们用‘焊’的!”
“焊?”张连长和班长们都愣住了,“焊怎么能保证精度?而且这是结构件,要承受风压和振动,强度够吗?”
“不是普通电焊!”赵四拿起一块报废的铝板边角料,又找来一小段铜丝,“我有一套特殊的冷焊方法,可以精确控制焊料的堆积形状和尺寸,实现类似‘堆焊’造型的效果,而且焊后材料强度甚至高于母材!”
他不再多解释,立刻根据系统提供的配方,指挥战士们找来常见的几种化学原料(硼砂、氯化铵、硅酸钠等),现场快速调配出一种淡黄色的膏状焊剂。
然后又让人搬来一台最普通的直流电焊机,进行了简单的线路改造,加装了可调电阻。
“把这块铝板固定好!”赵四亲自上手,戴上深色护目镜和厚手套。
他将调配好的焊剂涂抹在需要“加工”出凸台的位置,然后用夹子夹住铜丝作为填充料,接通了经过改造、电流被精确控制在小范围内的焊机。
没有刺眼的电弧光,只有轻微的“滋滋”声。赵四手腕极其稳定,如同雕刻家般,控制着焊枪尖端在铝板表面缓缓移动。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铜丝在焊剂的作用下,并未剧烈熔化飞溅,而是以一种可控的方式,均匀地熔敷在铝板表面,并迅速凝固,形成一个形状规整、表面光洁的凸台!
赵四停下来,用卡尺测量了一下凸台尺寸,又用小锤敲击测试强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尺寸完全符合要求!强度足够!”
维修班长们看得目瞪口呆!这完全颠覆了他们以往对焊接的认知!这哪里是焊接,这简直是金属的“微雕”!
“赵工…这…这是什么技术?”张连长声音都有些发颤。
“一种特殊的冷焊技术,对操作要求高,但设备简单。”赵四简单解释了一句,随即下令。
“现在,我演示关键步骤,你们选出几个手最稳、最有经验的老师傅,跟我学!我们分头加工所需的导流板和法兰!”
立刻,整个维修车间的重心转移了。赵四成了绝对的核心。
他毫无保留地演示着冷焊的技巧:焊剂涂抹的厚薄、电流大小的控制、运枪手势的轻重缓急…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被选出来的几个基地有名的“兵王”级老焊工和钳工,围在赵四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学习着。
开始他们还心存疑虑,但当他们亲手尝试,在赵四的指点下,竟然也成功焊出了符合尺寸要求的简单形状后,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