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一纸封赏谕旨,犹如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在紫禁城内激荡起层层涟漪。皇帝对王才人之兄王升、王恭妃之兄王道享及其侄王天瑞在查办御药房大案中的忠勇与机敏格外嘉许,除赏赐金银缎匹外,更特旨擢升王升、王天瑞这两位年轻人为御前侍卫,得以佩刀随扈,近侍天颜。
这道旨意瞬间在波谲云诡的宫廷内外引发了微妙而剧烈的震荡。
郑贵妃宫中,往日骄矜之气为之一敛,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掩饰的惊惧。皇帝重用与王恭妃关联密切之人,且安置于御前要害之位,此中信号,令其与党羽如坐针毡,深感圣心似有偏移,往日固若金汤的恩宠仿佛出现裂痕。
反观王恭妃处,却是另一番光景。兄弟与侄儿得蒙超拔,于她而言不啻惊雷后的甘霖,是漫长冷寂中忽见的一线曙光。她惊喜交加,虽不敢形于色,但眉眼间终难掩那份扬眉吐气的欣慰。宫中仆役最擅察言观色,内侍省与各局司对王恭妃的日常用度、饮食起居立刻悄然予以改善,虽未必尽复旧观,但那份小心翼翼的恭敬,已然回归。
太子朱常洛闻此消息,心中更是波涛汹涌。震惊之余,是深深的凝重与审慎。他素日在父皇的冷遇与郑妃的虎视下如履薄冰,此番舅舅与表兄的晋升,虽是好事,却也可能过早暴露实力,引来更猛烈的反扑。这份君恩是福是祸,犹未可知,令他欣喜之余更添几分警惕。
朝堂之上,东林清流为之振奋。他们视此为陛下意图匡扶国本、压制郑党的明确信号,无不私下额手称庆,认为太子地位得此强援,愈发稳固。而与郑贵妃利益攸关的浙楚诸党则满腹疑窦,人心浮动,纷纷揣测皇帝此举的真实意图是否意味着储君之争的天平开始倾斜,暗中商议应对之策。
一时间,万历皇帝对两位年轻外戚的提拔,远超寻常赏赐的意义,宛如一块试金石,照见了宫中朝野各方势力的真实心思,也将围绕国本的暗涌推向了新的高潮。
当万历皇帝雷霆之怒渐息,崔文升血染刑场,张宣、伊进朝锒铛入狱,御药房积弊为之一清。然破易立难,太医院重症天官缺失,犹如久病初愈之躯,需得良医调理。
在乾清宫东暖阁内,十二盏宫灯将殿堂照得恍如白昼,鎏金铜兽炉中焚着安息香,青烟袅袅升起,缠绕在绘有《杏林春满图》的天花藻井间。万历皇帝朱翊钧身着明黄缎常服袍,其上以金线绣就的五爪团龙在烛光下熠熠生辉,他斜倚在紫檀木雕龙榻上,腰间系着一条四合如意云纹玉带,略显浮肿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和田玉镇纸。
御案上堆积如山的荐帖映着烛光,将皇帝的面容照得明暗交错。四十余岁的天子眼袋浮肿,却仍保持着帝王特有的威仪,每当目光扫过那些写着某公侄孙某妃外甥都是些无非勋贵子弟、关系亲随的奏疏时,看的万历指尖发胀,揉着眉心长叹。眉心便蹙起深深的沟壑。案头摆放的甜白釉瓷碗里,还剩半盏冰镇梅汤——这是尚膳监刚送来的夜宵,配着四样苏式点心,盛在錾花银碟中。
皇爷,太子殿下携小主们来了。司礼太监轻声通传时,万历正捻着一份推荐御药房提督的帖子冷笑。珠帘轻响处,先是三岁半的皇长孙朱由校抱着小锤锤风风火火跑来,自从赶走了客氏,小由校已经不是历史上被自己的乳母刻意养废的小由校了,现在的小由校既学文,又学武,还有着自己的木工爱好,课余就拿着小锤锤东敲敲西打打,身体健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身上穿着杏黄缎面绣蟒纹的常服;身后跟着怀抱《说文解字》的两岁半朱徵妲,粉绫袄裙上系着珍珠绦带;四岁半的朱徵娟则规规矩矩行着礼,发间插着的赤金蝴蝶簪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太子穿着绛纱袍,太子妃身着金绣云凤纹霞帔,二人落后半步恭敬侍立。
皇爷爷!由校扑上来就要往御榻爬,手里的小锤锤不小心敲在蟠龙柱上,发出清脆声响。万历竟不恼怒,反而伸手将孙儿抱到膝头,捏着他肉乎乎的手腕道:这般力气,将来怕不是要学武穆王扛鼎?太子妃连忙告罪,万历却摆摆手,从案上取来一块茯苓糕递给孙儿。这时他注意到小徵妲踮着脚想要够案上的青花瓷笔上,便笑着将孙女也抱上来:朕的女诸葛今日又要献什么策?
小帝姬却不急回答,先指着皇帝微肿的眼睑道:皇爷爷目下青黑,当用决明子枕。又摸摸皇帝的手背:掌心潮热,须佐以地黄丸。奶声奶气的诊断让满殿皆惊,万历不由大笑:莫非朕的乾清宫出了个女神医?太子忙解释:这孩子近日总抱着《说文解字》认药名,竟将《本草纲目》也认了大半。说着取出小女儿终日携带的布囊,里面果然装着用彩线捆扎的药材标本。
恰逢宫人奉上药膳,四个小太监抬着朱漆食盒鱼贯而入。首盒是青玉碗盛着的川贝雪梨汤,次盒呈上银盘装的茯苓糕,第三盒放着景德镇瓷盏装的何首乌炖鸡,末盒则是整套犀角雕花餐具盛着的参芪粥。两个试毒太监先后验过,这才由掌膳宫女布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养生小帝姬请大家收藏:(m.2yq.org)大明养生小帝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