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的反问,问得周侍郎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满座之人,有不少是明事理的,听了沈清辞的话,纷纷点头附和。
“沈小姐说得对,女子亦能有大作为!”
“周大人未免太过迂腐了!”
“就是,新政之下,人人平等,为何还要苛责女子?”
议论声此起彼伏,周侍郎等人顿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沈清辞见状,并未赶尽杀绝,反而话锋一转,笑着说道:“其实今日雅集,清辞倒是带了一份薄礼,想与各位大人分享。”
她说着,示意丫鬟呈上一个精致的食盒。打开食盒,里面是几坛封口的玉瓷瓶,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混合着酒香扑面而来,令人食欲大动。
“这是清辞亲手酿的金桂酒,”沈清辞拿起一坛,递给周侍郎,“暮秋时节,桂香正浓,用新酿的桂花酒招待各位大人,也算不辜负这良辰美景。至于方才的争论,不过是学术探讨,各抒己见罢了。清辞年轻识浅,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还望各位大人海涵。”
她这一手,既给了周侍郎等人台阶下,又不失体面,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周侍郎看着手中的酒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还是接过了酒坛,干笑两声:“沈小姐有心了。”
陆景渊见状,笑着说道:“既然有如此佳酿,不如我们今日就抛开争论,饮酒赏桂,畅谈古今,岂不快哉?”
众人纷纷赞同。丫鬟们很快摆上酒杯,将金桂酒一一斟满。酒液清澈,泛着淡淡的金黄色,入口甘醇,带着桂花的甜香,回味悠长。
“好酒!真是好酒!”李大人喝了一口,忍不住赞叹道,“沈小姐不仅才思敏捷,酿酒的手艺也是一绝!”
“李大人过奖了,”沈清辞浅酌一口,笑意盈盈,“不过是闲来无事,瞎琢磨出来的罢了。”
席间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周侍郎等人也不再提及之前的争论,只是偶尔与众人探讨几句经史,倒也显得融洽。沈清辞凭借着渊博的学识和风趣的谈吐,与众人谈笑风生,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天文地理,都能信手拈来,引得众人频频侧目,赞叹不已。
陆景渊坐在一旁,看着沈清辞巧笑倩兮的模样,眼中满是欣赏。他发现,这位侯府千金,不仅容貌倾城,更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无论是应对刁难,还是化解僵局,都做得恰到好处,既不失风骨,又不乏温柔,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忽然有个年轻学子起身问道:“沈小姐,晚辈有一事不明,想向小姐请教。近日京中流传,新政推行青苗法,虽说是为了救济百姓,但也有不少贪官污吏借机盘剥,致使民怨沸腾。不知小姐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可谓是直击要害。青苗法是新政的核心举措之一,推行以来,确实存在一些弊端,被不少人抓住把柄,用来攻击新政。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沈清辞身上,连周侍郎等人也打起了精神,想看看她如何回应。
沈清辞放下酒杯,神色平静:“这位公子所言,确是实情。任何一项新政推行之初,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青苗法也不例外。贪官污吏借机盘剥百姓,这是国法所不容的,也是新政推行者所深恶痛绝的。”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个别现象,就否定青苗法的初衷和成效。在青苗法推行之前,每到青黄不接之时,就有不少百姓因无钱买粮,被迫向地主豪绅借高利贷,最终倾家荡产。而青苗法的推行,正是为了打破地主豪绅的垄断,让百姓能够以较低的利息向官府借贷,度过难关。据我所知,如今已有不少州县的百姓因青苗法受益,生活得到了改善。”
“至于那些借机盘剥的贪官污吏,”沈清辞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朝廷早已有所察觉,近日正在严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些害群之马就会被绳之以法,给百姓一个交代。新政的推行,本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因噎废食,半途而废。”
她的话,既承认了新政存在的问题,又阐明了新政的积极意义,同时还给出了应对之策,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让人无可辩驳。
那年轻学子恍然大悟,拱手道:“多谢沈小姐指点,晚辈明白了。”
周侍郎等人听了,脸色更加难看。他们本想借着这个问题,让沈清辞陷入两难境地,没想到她竟然应对得如此完美,不仅没有贬低新政,反而还为新政正了名。
陆景渊笑着补充道:“沈小姐说得极是。新政推行不易,难免会遇到各种阻力和问题,但只要我们坚守初心,及时调整完善,就一定能够让新政惠及更多百姓。如今陛下圣明,大力支持新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席间的气氛,彻底被沈清辞和陆景渊主导,周侍郎等人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雅集一直持续到月上中天,众人才尽兴而归。周侍郎等人走的时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显然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