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尾巴,蝉鸣依旧聒噪,但空气中已经隐隐透出夏末初秋的清爽。为期不长的暑假即将结束,高二学年悄然而至。与高一时懵懂的新奇不同,高二的开端伴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文理分科。
苏念晴盘腿坐在自家卧室的地板上,空调发出轻微的运转声,驱散了室外的炎热。她面前摊开着学校刚发下来的《文理分科意向表》。薄薄的一张纸,却似乎承载着未来某种模糊的方向。
其实,这个选择对她而言,几乎不能称之为选择。尽管她的文科成绩同样名列前茅,语文老师甚至曾惋惜地表示她在文学上颇有灵气,但苏念晴心里清楚,她的兴趣和优势,更倾向于那些逻辑严密、答案确定的理科学科。更重要的是,那个和她从小一起长大、在理科世界里如同星辰般耀眼的人……
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拿起笔,在“理科”选项后面的方框里,打上了一个清晰利落的对勾。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轻响,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阳光透过纱窗,照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映出一圈柔和的光晕。她想象着顾言澈填写表格的样子,大概也是这般毫不犹豫吧?毕竟,他的理想是A大的物理系或计算机系,那是纯粹的理科殿堂。
与此同时,一墙之隔的顾家书房里。
顾言澈坐在书桌前,台灯洒下冷白的光。他面前的桌上,也放着同样一张表格。他没有立刻动笔,目光落在“文科”和“理科”那两个词上,似乎在进行某种旁人无法理解的深度思考。然而,这种停顿只持续了不到十秒。他修长的手指拿起笔,笔尖悬在“理科”上方片刻,然后稳稳落下,勾勒出一个精准的、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对勾。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了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对他而言,通往A大理科专业的路径清晰无比,不存在任何岔路。而这条路径上,理所当然应该有那个人的身影。那个会在数学课上提出精妙几何解法、会在生病时可怜兮兮、会在星空下与他约定未来的……苏念晴。选择理科,是理性分析的结果,也是某种……无需言明的心之所向。
开学报到日,省实验中学的高二教学楼里人声鼎沸。经过一年的磨合,同学们少了几分拘谨,多了几分熟稔,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分班结果和暑假见闻。
公告栏前依旧是最拥挤的地方。苏念晴和顾言澈一前一后走来,无需费力挤到最前面,就听到了周围同学的议论。
“快看!顾言澈和苏念晴,果然还在我们一班!”
“废话,他俩肯定是理科啊!年级前两名,肯定是重点班的王牌!”
“又是同班!缘分啊!”
“这下好了,高二(一)班的平均分又稳了!”
听到自己的名字和他的一同被提及,苏念晴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顾言澈。他也正看向她,目光在空中交汇,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淡然笑意。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在无声中流淌,比任何语言都来得有力。
高二(一)班教室,窗明几净。班主任果然还是深受爱戴的林老师。他站在讲台上,笑容和煦地看着台下这些熟悉又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面孔。
“同学们,欢迎回来!恭喜大家正式成为一名高二的学生,也欢迎我们班迎来几位选择文科后新加入的同学!”林老师做了简短的开场白,然后开始安排座位。
当念到顾言澈和苏念晴的名字时,林老师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一个了然又带着点戏谑的笑容:“顾言澈,苏念晴,你们俩……嗯,老位置,第三排中间。继续保持我们班的‘优良传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室里响起一阵心照不宣的、善意的低笑声。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对“王牌组合”,甚至觉得他们若是不坐在一起,反而有些不自然。
苏念晴脸颊微热,抱着书包走向那个熟悉的座位。顾言澈跟在她身后,步履从容。两人放下书包,坐下,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过去一个暑假的分别从未存在过。课桌并排在一起,距离恰到好处,是经过一年磨合后最舒适的状态。
新学期的新课本发了下来,带着油墨的清香。顾言澈习惯性地拿出包书纸,开始一丝不苟地包装新书。苏念晴则拿出便签贴,准备标注重点科目。两人各忙各的,没有交流,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安静而和谐的氛围。
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投在光洁的地面上,紧密地靠在一起。苏念晴看着那并排的影子,心里涌起一种踏实而温暖的满足感。高二了,他们依然在同一条跑道上,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个十字路口的选择,对他们而言,从不是分岔路,而是通往共同未来的、唯一且坚定的路径。
她侧过头,看见顾言澈正将包好封面的物理书递给她,封面上是他干净利落的字迹,写着“高二物理(上)”和她的名字。
“你的。”他言简意赅。
苏念晴接过书,指尖拂过光滑的书皮,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谢谢。”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欢喜。
新的学年,就这样在早已注定的默契中,拉开了序幕。而他们并肩而坐的身影,依然是高二(一)班最亮丽,也最令人安心的风景线。
喜欢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请大家收藏:(m.2yq.org)同院双骄:从校园到婚纱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