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大柱说张家族学一年束修五百文,再加五条肉干,娃他娘,我们如今攒的银子还有多少?”
“这几年你去外面做苦力赚的钱,除了上交给公中的一半外,其他我都存着呢,加起来都有三两左右了,够三娃念个两三年了,等三娃学好了就去镇子上做个帐房,也算是有个活干。”李氏这样想着,觉得也非常不错了。
林沐又推推自己媳妇,“我看着三娃挺聪明的,你说我们三娃要是能考个童生就好了,我大伯之前就是童生,那时候在村里面可受人尊敬了,比做账房好多了。”
“你当那是那么容易考的嘛,你也不看看我们村这几年读书的人不少,可除了张举人老爷外,谁家再出过读书人,你可别逼着三娃”。李氏捅了捅自家男人。
林沐想了想也是,还是让自家娃先念几天书再说吧。
结束了秋收,大家大部分时间也都待在家里面,林沐把三娃念书的事告诉了大家。并且说念书不会花公中的钱,他们两口子供三娃。前头大娃二娃都没有念书,却要家里面供三娃念书,这话他是万万说不出口的。
林老头皱皱眉,“读书需要花大钱呐,你们能供得起吗?”
“爹,昨天我算了一下,束修的钱我们有,够三娃读个两三年呢。”
“那读书花的不光有束修,还有书,笔墨纸砚呢,哪样不是大价钱”林沐一愣,昨天自己光想着以后的事了,却忘了读书还得需要好多东西呢,但是自己又舍不得自己唯一的儿子干苦力活。
林沐咬咬牙,“爹,我们会好好供三娃的,大不了我多去干点活,三娃这个身子骨我也不放心让他干重活。”
林老头点点头,三娃身子骨确实弱了些,他又看向自己大儿子林旺。“老大,你们两口子呢,大娃已经去学手艺了,二娃呢?”
林旺看了看自己二弟,又看了看自己老爹,“爹,要不我们也送二娃去念几年书吧,多认些字总没有坏处。”末了,还补上一句二娃也由他们自己供的话。
林老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读书是好事情,不求他们俩像你们大伯那样考个童生,只要认识些字,出了门也不会被别人骗。既然你们刚好一家一个,那就公中出一半钱,你们自己出一半吧。但是说好了,公中只供五年,五年之后要是还想念的话你们就自己想办法去。”
林家在前朝时日子过的还算可以,不然也供不出来一个童生,林老头也知道他们这种家庭要想出头只能靠读书了,所幸当初逃荒的时候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带上了,虽然路上被人抢了一些,剩下的换点钱也能供两个孙子读几年了。
兄弟俩听了,都很高兴,公中出钱,他们的压力也小一些。
一听说自己可以读书去了,三娃开心极了,原以为自己得花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说服他爹让自己去念书呢,结果他爹居然自己就想到了,这让三娃对自己父亲更爱了。
林老头叮嘱二娃三娃去了学堂要好好听夫子的话,要好好念书。两个娃连连点头,保证自己一定做到。
“三娃啊,你明年也要去念书了,得有个名字,你前头两位哥哥的名字都是村长起的,赶明儿我带着你去村长那里,也让他给你起个响亮的名字。”林老头对着林三娃道。
上塬村的村长也是张家人,读了些书,也认识几个字,三娃有时候去村长家找铁娃玩的时候,村长会让他和自己的孙子一起看书,村长家有一本三字经,有时候村长还会带着他们俩一起读几句。
听到要给娃起名,村长想了一会,写下了林璟宣三个字。
“你前头两个哥哥都是璟字辈的,你大哥叫林璟致,二哥叫林璟砚,你就叫林璟宣吧。”
听到自己的名字居然和上辈子一模一样,林璟宣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奇妙。
“村长爷爷,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谢谢村长爷爷”林璟宣朝着村长甜甜一笑。
自从确定要去读书之后,林璟宣就天天拿着个树枝在院子里画来画去,虽然自己还不会写这个时代的繁体字,但循着自己的记忆还是能简单练一练。
士农工商,士大夫最是尊贵。自打林璟宣身子慢慢好了起来后,他就开始为自己打算以后的路了,经商?他实在是不知道现代那些个东西是咋做的,而且他也怕自己有钱了就被某个官爷一锅端了。做工?他大哥已经去学木匠了,他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务农?一年到头来辛辛苦苦,结果连个肉都吃不了几顿,想起这个,他就不行了。还是得读书哇,好歹自己也是经过高考的人,一个秀才自己总能考上吧。
过了几日,林沐叫自己儿子跟着自己去镇子上一趟,这还是林璟宣来到这里之后第一次离开自己的村子呢。爷俩吃过早饭就赶忙出发了,时间赶的紧一些,吃午饭的时候就能到家了,也能省下来一顿饭钱。
“爹,我们去镇子上干什么啊?”林璟宣边走边问。
“我们去给你买一些读书要用的东西,顺便再看看镇子上有没有什么活干,爹去挣点钱,也好再供你多上几年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2yq.org)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