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就到了腊月,整个上塬村都笼罩在了即将过年的喜气洋洋中。
林家从初八开始就正式进入到了年关的准备之中,初八这日,林老太和两个儿媳妇早早的就起来开始忙碌了。古人云,“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昨儿个林家大伯就去镇子上买了熬煮腊八粥的食材,有糯米、芝麻、苡仁、桂圆、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就这些个东西,可是足足花了三百文呢,林老太感觉自己的心口都疼了。
熬了热乎乎的腊八粥,大家伙都聚在一张桌子上,捧着碗大口喝了起来。林璟宣大哥也回来了,大冬天的,也没有多少人需要木工,倒不如在家歇歇。“奶,您做的腊八粥真好喝。”林璟宣喝了一口粥,对他奶笑着说。林老太一听小孙子夸她,顿时笑的嘴都合不拢了。饭桌上众人也笑了,大家伙其乐融融的在一起说着话。
林家人口不多,总共也才十口人,在这个村子里面也没个亲戚走动一下。因此喝完了热乎乎的腊八粥之后,一家人就装了些粥,老老少少的往桃花镇走去。每年的这一天,镇子上的寺庙里面都会准备素粥,去的早的人也能喝上一口,以求来年有好运。
林家去的是香火最鼎盛的桃花寺,去的时候人还不是很多,所以就讨到了寺里的腊八粥。林老头笑着对大家说,喝了这粥,明年我们家一定是一番好光景。
喝了粥,大家去礼了佛,林璟宣看着上首那尊庄严的佛像,又想到了自己的际遇,突然觉得冥冥之中可能是有些东西在的,所以就拜的格外的虔诚。冬月的桃花寺光秃秃的,完全没有四五月时的桃花纷纷,大家拜完佛,也就快步走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一直到除夕,大家都在忙碌着为过年做准备。林璟宣在下午太阳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在院子里用树枝写写画画,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上学之前,他得把这一本三字经都背完,还得把这些繁体字完全记住。
腊月三十一早,孩子们都被自己的父母从温暖的被窝里面挖出来,今天是祭祖的一天,可怠慢不得。林家是逃荒过来的,这里就他们这一房人。前几年,林老头和两个儿子在自家屋子的旁边盖了个小房子,里面祭祀着林璟宣的太爷爷太奶奶,还有他大伯爷一家。
下午,等祭祀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之后,林家的男人们就都到了小祠堂里面,林爷爷向祖先汇报着这一年的事情,也说到两个孙子年后就要读书去了,求祖宗保佑自家孙儿学业有成。领着身后的众人叩过头后,也就到了吃年夜饭的时候了。
家里的女人们大显身手,一道道菜上桌,大家看的眼睛都直了。有油旺旺的红烧肉,白嫩嫩的鲤鱼豆腐汤,还有土豆炖鸡肉,没错,这个时代已经有土豆红薯这类作物了。还有晒干的干菜,最后就是萝卜猪肉馅饺子了。林奶奶还大方的给每个人都冲了一杯糖水。吃着香喷喷的菜肴,喝着甜滋滋的红糖水,别提心里面有多美了。
吃完饭,大家都聚在正房,聊着天守着岁。林璟宣看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心里面暖暖的,心道穿越也不是坏事情,有这么温暖的家人,这辈子也够好的了。
谈着谈着,大家的话题就引到了两个孩子读书的事情上。“你们两个小子,年后去了学堂可不能再调皮了,要好好听先生讲课知道吗。”林爷爷对着两个孙子说道。
“爷爷,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我给爷爷考个秀才出来。”林璟宣对着他爷爷说道。大家听了这话都笑了笑。看着大家这个样子,他就知道他们没有当真。
林爷爷又看了看大娃,“大娃啊,你小的时候没有送你去上学,你放心,他们花多少公中的钱,爷就给你也留多少,等以后了一并给你。”林璟致忙向他爷爷摆摆手,“爷,您说到哪里去了,我不是看不得自己弟弟上学的那种人,况且,我也不是念书的那块料。”说完,就红了脸。
“我知道大娃你是个好兄长,但你该有的就不会少给你的。”林爷爷一向公正,一点都不会偏颇两房,这也使得两房之间没有龌龊,大家一起生活的其乐融融。
等到天边擦亮的时候大家才各自回房睡下了,林沐一家住在东厢房,东边有三个小房子,最中间的一个略大点,睡着林沐两口子,左边一间睡着林璟宣,右边一间睡着林大妞。西厢房住着林旺一家,也是夫妻两睡中间,两个儿子左右一人一间。
正房就睡着林爷爷林奶奶。厨房在靠近东边的角落里,西边角落里就是粮食房。上塬村人口不多,也就四十来户,四百多人。所以林家的宅基地就大了些,院子也宽敞。还有一大片的后院,等到春天来临时,就可以种菜,后院里还有几株杏树还有从桃花山移植下来的桃树,这也是孩子们一年里面的主要零嘴来源。
等过了元宵,年味就渐渐淡了下来。二月二龙抬头,吃了炒豌豆之后,人们就又开始期盼下一年了。张家族学二月十五开始收学生,二月十四这日,家里早早就准备好了拜师礼。
二月十五一早,林爷爷林旺林沐就带着林璟砚,林璟宣去了张家族学。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2yq.org)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