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弟,怎么样,可还适应?”一位长得比林璟宣略高,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的少年凑了过来。
“尚可,多谢师兄关心。”见来人是和自己之前说过几句话的高良,林璟宣笑着回答,
“害,叫啥师兄啊,多见外,你我好歹也认识这么久了,叫我高兄吧”林璟宣看了一眼对面的人,唤了一句高兄。
高良是个热心肠的人,用现代话来说那就是妥妥的e人,刚来私塾时,林璟宣就被他搭过好几次话,每次这人都很会活络场面,所以即使是林璟宣这种和学堂学生交流不多的人,都能和他交谈几句了。
有了这个八卦小能手,在高良的热情介绍下,林璟宣初步了解了甲班的情况。原先五个人中,高良家是镇上的,父亲是个童生,为了养家现在经营这一家书画店,看高良的衣着打扮,虽算不上大富大贵,还是小有资产的。
再说其他四位,有两位是已经成了婚的,听说今年县试都过了,倒在了府试上,如今格外用功。一位叫做赵霖的师兄则是这里学识最好的人,家是镇子附近村里的,还未下场考试,但据夫子说明年考中童生基本是没有问题的,此人比林璟宣大一岁左右,林璟宣想着以后要是有不懂的或许可以问这位赵兄。
还有一位是镇子上的殷实人家出身,据高良说此人颇看不上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孩子,林璟宣一听就断了想与他结交的想法。但毕竟是道听途说的,具体人如何,还得自己日后在相处后慢慢体会。
再说与林璟宣同时考入甲班的张升胜,这算是林璟宣在私塾里最熟悉的人了,两人学识相当,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他家是县城的,生意听说做的不错,但朝廷如今对商籍还是管控严格,商人出身不得靠科举不得入朝为官。为了避免入商籍,他家把县城的店关了几家,又恰逢家中老人丧事需要守孝三年,张父就把儿子送到镇上来读书,自己在村里头守孝。林璟宣当时就想,幸亏自己一开始就否定了经商这个想法,不然也是够麻烦的,当然钱财他还是非常喜欢的。
下午,夫子就开始教授林璟宣他们新的课业。甲班的同学们事先都已经学完了四书,而林璟宣二人则是刚学完四书中的三本,所以夫子先是统一讲解五经,然后他们二人,就会被夫子单独叫去学习四书中的另外一本内容。
五经在科举中一般都是选取其中一本来仔细研读,所以在这里夫子都先是把内容粗略过一遍,以求应试,等到学生们考中秀才打算在举业上进一步发展的时候,就需要择一本作为自己的本经。所以林璟宣现在的重点还是在四书上,在甲班中,夫子明显比乙班严厉,力求严格要求学生,不让他们犯低级错误。完成了下午的学业,林璟宣兄弟两人又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次林璟砚考到了乙班的中间位置,林璟宣怕他二哥心中失落,路上都在不断寻找话题。林璟砚看出来自己弟弟的心思,拍拍他的肩,
“宣弟,能得这个名次我已经很开心了,我自问学习没有你认真,脑子也比不上你灵光,这回考试我已经很满意了。”
看着自己二哥完全没有被影响的样子,林璟宣这才放下心来。进了村子,路上遇到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如今秋收已经完毕,大多数人家里的活都已经干完了,这时候就会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聊天说八卦,要是你经过他们前面,那下一个八卦的对象就换成你了。不过村里人大都没什么坏心思,就是无聊调侃几句,不会恶语伤人。哥俩一路打招呼,终于到了自家门口,两人都长舒一口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来窘迫和无奈。
家里人这会在忙着泡黄豆,秋收这几天停了卖豆腐脑的生意,一家人精力都在收粮食上。现在得赶紧把生意做起来了,不然时间久了老顾客就不来了。这门生意自家已经做了快半年了,林家靠这门生意已经赚了10两有余。往日里赚这么多钱大家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一户农家半年能有如此之多的收入,那在村子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但因着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读书,大家都想尽可能多赚一点。
林璟宣想到现在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了,冬天天冷,若是下雪的话雪天更是路不好走,这样家里人就会更辛苦。现在家里应该还有点钱,如果用这个钱在镇上租个铺子的话应该会好一点。
吃完饭的时候,林爷爷问起两人的考试情况,得知林璟宣已经进入甲班学习之后,一家人很是高兴。林沐也很是为他儿子开心,进入甲班意味着考童生的机会就大一些,要是能考中,将来在乡间开个私塾做个夫子也是吃穿不愁了。
林璟砚虽然考的不如林璟宣好,但大房也挺高兴的,自己侄子有出息将来对家里人也是好的,而且自己儿子本来就没有自己弟弟努力,这让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一会就消失了。说起马上要到来的冬天,一家人的好心情又低落了下来,谁都知道冬天的生意不好做。这时候,林璟宣试着提议在镇子上租个铺子,这样也免得大家受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2yq.org)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