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璟宣打开一看,顿时大喜,兰山书院四个字紧紧抓住了眼球。
“知府大人爱惜治下的青年才俊,林公子也合我家老爷的眼缘,特写了一张兰山书院的推荐信。”
“学生多谢大人厚爱,定勤奋学习,不负大人所望。”
来人点点头,又叮嘱林璟宣记得早点去报到,之后便出了房门。客栈掌柜也忙送人出去。
一旁的林沐打刚刚那人说这是知府大人的信时,心就怦怦直跳,没有想到知府大人居然记得自己儿子,这简直就是天大的运气。
林璟宣再次打开信笺,里面只有一张书院的推荐信。
兰山书院,这是多少陕府学子梦寐以求的读书之所,最早建于前朝,有当时第一书院的美称,后来在战乱中沉寂了几年,新朝初建,朝廷就下令重开书院,虽然不复当年盛况,那也是在整个朝能排的上号的。
这里招收的学生都是天赋极好的,须得有推荐信方能入学,听说学院里人并不多,但每年考中举人的却占一大半。
毋庸置疑,若是自己有幸能进去兰山书院,那以后考举人就有希望了。
之前林璟宣不是没有想过去书院,只不过自家没有什么人脉,一封推荐信何其难,这真是瞌睡递枕头,求之不得啊。
林璟宣给自己父亲讲了一番书院的事,林沐听了更加高兴了,自己儿子进了好书院念书,那自己岂不是以后有个举人儿子了。
“人家知府大人心好,我们也不能不送谢礼啊”
“爹,我知道,我这就准备一份谢礼送过去”
林璟宣筹备了一份薄礼送到了知府的住处,门房告知知府大人眼下有事不能见自己,林璟宣只能将礼物交到门房手里,再三感谢之后才离开。
陆寅看着门房送进来的东西,捋捋胡子,笑了起来。
还算这小子有心,希望他能不辜负自己一番好意吧。
第二日,从县学来的一大帮人都启程回乡,这次县学共有十二人考试,中了七名,也算得上满载而归了,要知道,往年只能考中两三个的。
众人一路上都兴高采烈的,毕竟衣锦还乡是许多人的梦想,没有考中的人也不气馁,暗暗下决心要更加努力读书,下一次定能考中。
众人一路有说有笑的,不多时就回到了镇上,众人各自散去。
林璟宣和他爹先到自家铺子里,现在的铺子比之前的大了一倍,他们又租了隔壁的铺子,生意比之前更为好了。
到了门口,铺子里有眼尖的食客一下子就认出来林沐,毕竟经常过来吃,大家都混熟了。
“哎呦,秀才公回来了”众人一听,忙朝这边看去。
林璟宣一愣,又不好意思的摆摆手。
“这可是咱镇上最年轻的秀才公呢”
“掌柜的,你们家这孩子吃什么长大的,怎么就如此聪明呢,我们家那皮猴子,坐在那就像屁股装了弹簧似的,一点也不好好念书”
众人七嘴八舌的向林璟宣表示恭喜,林沐在一旁笑的脸都要僵住了。
店子门前围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想看看年轻的秀才公长什么样子,也想着来沾沾喜气。
好一番热闹之后,人群这才慢慢散去。
今日来店子里的是林旺两口子,看着侄子这么出息,心里也高兴不已,连自家儿子今年倒在府试上的郁闷都一扫而空。
收拾好店里,又在镇子上买了东西后,大家一起走回上塬村。
一进村口,林璟宣就被大家的热情包围了,众人七嘴八舌说着恭喜的话,实在是他们上塬村自打出了张举人外,近些年就再也没有人能考中秀才了。
被众人簇拥着的林璟宣只能连连道谢,好不容易到了自己家,林璟宣长舒了一口气。
到了家里,众人都很有眼力见的回家了,将庆祝时刻留给一家人。
林爷爷看着站在自己面前,脊背挺直,书卷气浓厚的小孙子,激动的拍着林璟宣的肩膀,连着说了好几句好孩子,真争气。
昨日报喜人敲锣打鼓的来到自家,说自家小孙子考中秀才,自己还不敢相信,在他们走后,自己在祖宗面前上了柱香,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他们林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没想到到了自己孙子这,居然考上了秀才,这可真是光宗耀祖。
林奶奶搂着自己孙子,狠狠地亲了一口,“我的乖孙哟,真给奶奶争气”昨日里那些老太太见到自己都是恭维的话,自己可太有面了。
李氏见了自己儿子也是一脸的骄傲,自家好儿子可真争气,自己以后就是秀才娘了。
亲热了一番之后,林璟宣才进到屋里面。
估摸着父子俩今天就能到家,锅里的鸡肉还有红烧肉都炖上了,来的时候还买了一条鱼,这会大伯母就自告奋勇的去烧鱼了。
晚饭十分丰盛,林璟宣大哥和大嫂也来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完了这顿饭。
饭后,“三娃这次考中秀才,我们的地就可以挂在他名下,这样就可以免税,还有就是今年的徭役也不用去了,这可真是大好事”林爷爷看着自家孙子,那真是怎么看都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2yq.org)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