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秦业拿着银票的时候,整个人都在沉默。
他没有银子!
为官数十载,他一直都是两袖清风,不曾贪墨分毫。家里不是没有银子,只是不多...要是女儿嫁给一般人家,哪怕是门当户对,他的家底也不是置办不起嫁妆。
但是宁府这种门第...
“父亲何必多虑。”
秦可卿倒是看得开:“范大爷既然给了银子,就说明多少了解咱们家。父亲本身就需要借银子,范大爷的银子,以后慢慢还就是。”
这是范大爷的心意,要是拒绝...就是不给范大爷脸面。
范大爷通过鲸卿给银子,就是不给秦府拒绝的机会...而且,秦府也需要这一笔银子。
“也只能如此了。”
秦业长叹一声:“宁府这些聘礼,给足了我秦府体面,我秦府岂能坏了宁府与秦府的体面?”
......
“这婚事,就这么定下了?”
当荣国府知道贾范与秦府定下婚约之后,贾母很是惊讶,这速度足够快的:“婚期定在何时?琏哥儿二月初二大婚,范哥儿婚事你们要好好商议。”
贾珍点了点头:“范儿也说了,虽是一家人,琏兄弟婚期毕竟是先定下的,所以请荣府长辈们放心,他不会有什么想法,婚期在琏兄弟之后也可以。”
“他倒是懂事。”
贾母有着极其执拗,且无可更改的嫡庶观念。对于贾范,贾母始终是喜欢不起来。看到贾珍如此重视庶子贾范,而贾蓉经常挨打,贾母就多了一句嘴:“蓉哥儿的事情,你也多上上心。”
“那是自然。”
贾珍笑了笑:“我这些天,与翰林院的许学士有些联系,恰他有一女,今年十三岁,只因范儿还没定下,所以就没有着急。这不,范儿婚事已经定下,我打算让蓉儿与许家定下婚事,等着许家千金及笄,就让他们大婚。”
贾政的心情并不好。
宁国府与秦府的婚事,他没有来得及插手...否则他也能争取一下利益。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所以,得想办法,与姑苏的林家尽快联系,能够促成两家亲上加亲,以林家之富有,未尝不可补贴荣府之亏空。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从范哥儿回来之后,珍哥儿很多事情,都不与他商议了...不会是范哥儿暗中说了什么?
这个范哥儿向来聪慧,对荣府并不怎么亲近。因为老太太不喜欢庶子的缘故,所以他不与荣国府亲近的?
贾珍看了一眼贾政,眸光一闪。
他一直都在暗中观察贾政,范儿说过,荣国府的人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个个都是人精,但是智慧用错了地方。
比如大老爷贾赦,一般很少发表意见,也很少说话,处处都有他的存在,但是他仿佛不存在。
这个曾经的太子伴读,被赐字恩侯的荣国府大老爷,绝对没有表面上那样简单。这些年,因为大老爷酗酒,买小妾,表面上的昏庸无能,让贾珍几乎忽略了荣府大老爷的存在。
荣府二老爷,读了不少书,年少时候诗酒放诞,代表着贾家在外的体面,但是政治敏感度太低,且能力有限。
贾家人脉被贾政掌控,对贾家来说是一个灾难。
老太太看似只知道享乐,但是...荣国府大权依旧掌握手中,并且能够在大房二房明争暗斗中,稳稳拿捏两房,就可以看出不是简单对的人。
但是,老太太内斗可以,家族兴盛,老太太欠缺眼光。
一开始,贾珍对于儿子这番评价,还有些不满不喜...宁荣二府向来同气连枝,不能心里产生龌龊。
但是,昨天范儿成了正五品的千户,昨天大老爷与二老爷,就连夜为琏兄弟捐了一个同知官。
这是处处不想落后于宁府?
再有,老太太偏心偏的厉害,贾珍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儿子故意说给他听得,但是这是事实。
无论贾蓉是不是他的亲儿子,那都是他的嫡长子,对待这个嫡长子,他用心程度,还不如贾蔷那里多。
更不用说贾范那里的用心程度。
“看来,需要早些与荣府做出一定切割,人脉需要掌握。”
宁府的人脉关系,因为当初宁府老爷贾敬出家做了道士,那时候他还小,所以贾敬将宁府人脉,托管给了贾政。
这些年,贾珍一直维护着这些人脉,但是却从未使用过...以前贾珍没怎么在意,最近他可是很在意,才发现一些端倪。
以前的人脉关系,与他没有了以往的关系融洽。
人脉关系被用掉了,怎么可能还关系亲密?
宁府的人脉关系,与他关系逐渐疏远的,已经有一大半...荣国府窃取宁府人脉关系太多。所以,趁着范儿大婚,宁府人脉他要夺回来!
以前他只想着败光宁府,报复在道观修道的那人家业...毕竟再如何的努力,家业以后再大,那也是给道观那人的儿子做嫁衣。
现在...
宁府人脉,未尝不可给范儿使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