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庆堂。
一大清早,贾母就已经起了床,穿上了一身新衣。
鸳鸯在一旁笑道:“今儿新妇拜见老祖宗可能会紧张,我见老太太也有些紧张哩。”
“你懂什么?”
贾母笑骂一声之后,脸上笑容又浓了几分:“还有什么事比添人添口更让人高兴呢?现在你们二爷成了婚,来年生下子女,咱们府上再添丁添口的,这叫人丁兴旺。”
贾家两府都是人丁稀薄了一些,两府如此富贵,宁府嫡子只有一个,庶子一个...贾蔷这个嫡派玄孙...勉强算是一个。
荣国府呢?
大房有一子,二房现在也有两子。
大房嫡长才刚刚大婚,大老爷那个妾有孕,不知是哥儿还是姐儿。
二房珠哥儿成婚两年多了,媳妇有孕六七个月,不知道生下哥儿还是姐儿。宝玉才五岁,环哥儿才刚出生。
两府如此富贵,四代子弟只有四人,五代子弟也只有三人,对于宁荣二府如此富贵之家来说,人丁已经不是稀薄能够形容。
而是后继无人。
宁国府出了一个贾范,五代子孙已经崛起,那毕竟只是宁国府五代儿孙,与荣国府已经是五服。
等着贾范娶妻生子,就出了五服,血脉上已经...太过疏远。
所以,贾琏大婚,贾母很是高兴...这不仅仅是添人添口的事情,而是意味着大房嫡长一脉,即将添丁添口,人丁兴旺。
荣国府珠哥儿还有希望,宝玉是贾母最看好的一个...但是未来谁能保证?只有子孙多了,家族才会兴旺,才会有更大几率的子孙出息。
“老太太说的是。”
鸳鸯自幼被贾母养在身边,自然是了解老太太喜好:“两府哥儿都长大了,人丁只会越来越兴旺。”
贾家有二十房,在京有八房。
金陵十二房皆是族人,出了五服的族人。在京八房皆是宁荣二公之后,开枝散叶,族人八房数百...
庶脉旁支皆是人丁兴旺,唯独这嫡派人丁凋零。
“以前凤丫头那丫头,还常来荣国府走动,后来长大了就不怎么过来,算算时间,我也几年没见她,也不知道出挑成什么样子。”
王熙凤的性格泼辣,性格豪爽,这与王家出身武将世家有关。偏偏她能说会道,贾母很是喜欢:“现在再见她,她就是我孙媳妇喽。”
说话间,外面有人说话声传来。
贾母立即精神一振,看向屏风处。紧接着就听到有人问候声:“二爷,老太太也是刚起来呢。”
二爷,本以为是贾琏夫妻。
问候声中,贾宝玉走了进来:“给老祖宗请安。”
看到贾宝玉,贾母立即大笑起来:“你这皮猴子,今儿怎么起这么早?可是已经给你父亲、母亲去请安?”
“回老太太。”
贾宝玉坐在贾母身边:“孙儿也是刚起来,就来给老祖宗请安,待会儿再去给父亲、母亲请安。”
荣国府这种家族,皆是有定省一事。
基本上都是月初与月中。
就是初一与十五,除此之外,也有至孝之人,隔一天两天,就会给父母长辈请安。
那是少之又少。
贾宝玉起这么早给自己请安,贾母内心很是高兴。宝玉这孩子就是孝顺:“你这孩子,正在长身体呢,出了定省时间,以后多睡会儿觉,今儿可是需要去学堂?”
贾家有族学,贾家子弟到了五岁,就要到学堂蒙学读书。贾宝玉刚好五岁,年后就要到族学读书。
“蒙学书籍,孙儿早就已经读完,现在去族学蒙学也没用处。”
贾宝玉最不喜欢读书,当初大姐姐还没有入宫的时候,就抱着他读书认字,他早就已经会写很多字,读了蒙学书籍。
贾母也不管他这些,这个孙子生而神异,衔玉而生,乃是生而祥瑞。贾母也很像这个孙子,陪伴自己身边:“也罢,读过了那些书,在家里多多温习,再过几年去学堂也不晚。”
祖孙二人正在说话,贾琏带着王熙凤来了。
二月初,神京城还有些冷,王熙凤穿着薄袄,一身华丽,珠光宝气,贾宝玉顿时看呆:“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贾母是一个颜控癌晚期患者,她的这种看人脸,喜欢漂亮的不看有无能耐,以长得美与长得俊区分好坏之人,影响了贾家三代人。
贾宝玉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个二嫂子,现在如愿以偿。
几年不见,当年的稚嫩丫头,如今已经神采飞扬,美艳不可方物,贾母顿时喜欢上了。
“神妃仙子?”
身为一个女子,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王熙凤自然欣喜有人这样夸赞自己,于是掩嘴而笑。
贾琏满脸含笑,对于这个青梅,贾琏还是很喜爱的。特别是容貌,当真是让他满意,就算是喜欢骂人,贾琏也直接忽略:“给老祖宗请安。”
“丫头,过来。”
贾母向王熙凤招手,上下打量着,脸上笑意越来越浓:“可是已经给你们父亲母亲敬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