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帝的灵柩停在澹泊敬诚殿,满朝文武缟素。肃顺作为首席辅政大臣,站在灵前最显眼的位置,主持着一切丧仪。他的声音洪亮有力,不容置疑地安排着每一个细节。
“怡亲王、郑亲王位列灵左,景寿大人与下官居右。”肃顺指着灵堂布置图,“两位太后请随诸位亲王之后。”
慈安太后——咸丰的正宫皇后钮祜禄氏——闻言一怔。她年方二十五,性情温和,对政治毫无兴趣,但这样公开的轻慢仍让她感到不适。
“肃大人,”慈禧太后——曾经的懿贵妃——声音冷得像冰,“本宫与姐姐乃先帝嫡妻与皇子生母,按礼制当居亲王之前。”
肃顺面不改色:“回太后,此乃祖制。妇人不得干政,丧仪座次亦如是。”
慈禧太后的手指在袖中掐入掌心。她看着肃顺那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想起咸丰帝临终前此人眼中闪过的轻蔑。什么祖制?分明是故意打压!
争执最终以两位太后退让告终。但这仅仅是开始。
七日后,肃顺召集七位辅政大臣闭门议事,未经太后首肯便定下新年号“祺祥”,派了个小太监去慈宁宫“知会”一声。
慈禧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她看着那个战战兢兢的小太监,几乎咬碎银牙:“八大臣好大的胆子!年号这等大事,竟敢擅自决定!”
慈安太后轻叹:“妹妹,他们毕竟是先帝托付的顾命大臣……”
“姐姐!”慈禧太后猛地转身,“今日他们敢擅自定年号,明日就敢废立皇帝!先帝明明将御赏与同道堂印交予我们姐妹,就是要我们制衡这些权臣!”
慈安被这番话说得心神不宁,但性格使然,她仍选择隐忍。
真正的爆发在一个闷热的午后。八大臣入宫商议官员任免,慈禧提出对某位人选有异议。怡亲王载垣竟当场拍案:“诏旨自当由臣等拟定,太后只需钤印即可,何必多问!”
慈禧脸色煞白。她死死攥着袖中的“同道堂”印,玉石坚硬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那一刻,她彻底明白:若不除掉这八人,她和慈安终将成为任人摆布的傀儡,小皇帝长大后也不过是肃顺手中的玩物。
当晚,慈禧在寝宫中来回踱步。铜镜映出她扭曲的面容——三十岁的寡妇,却要在这吃人的宫廷中为儿子杀出一条血路。她一把扯下丧仪用的素银发簪,黑发如瀑泻下。
“安德海!”她厉声唤来心腹太监,“给本宫备笔墨,再派人秘密去请恭亲王!”
恭亲王奕欣接到密信时,正在北京王府中与心腹密谈。这位咸丰的异母弟弟,因主张与洋人和谈而被守旧派讥为“鬼子六”,一直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
“好一个肃顺!”奕欣读完慈禧的亲笔信,冷笑连连,“先帝尸骨未寒,就敢如此欺凌孤儿寡母!”
幕僚文祥低声道:“王爷,此乃天赐良机。太后需要外力制衡八大臣,王爷需要重回权力中心……”
奕欣眼中精光闪烁。他想起肃顺曾当众羞辱他“鬼子六也配议政”,新仇旧恨一齐涌上心头。
九月初,奕欣以吊丧为名抵达承德。肃顺虽百般阻挠,但在慈禧太后坚持下,奕欣终于获准单独觐见两位太后。
会面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进行,持续了整整四个时辰。奕欣详细分析了京城与承德的权力格局,指出八大臣虽在承德一手遮天,但京城军政大权尚未完全掌控。
“臣可联络胜保、僧格林沁等将领,”奕欣压低声音,“只要太后颁下密诏,臣必能控制京城。”
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对视一眼,从怀中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密旨,上面赫然盖着“御赏”与“同道堂”两印:“恭亲王奕欣忠勇可嘉,特命全权处置朝政,各路兵马悉听调遣……”
奕欣郑重接过,藏入袖中。离开时,他在殿外台阶上掏出肃顺之前命他速返京城的诏书,当众撕得粉碎。纸片如雪纷飞,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十月二十六日,咸丰帝灵柩启程返京。慈禧太后提出分兵两路:她与慈安带小皇帝轻装先行,八大臣护送灵柩缓行。肃顺不疑有诈,反而庆幸能摆脱两位太后的“干涉”。
慈禧太后一行快马加鞭,仅用四日便抵京。她立即以小皇帝名义连发两道密旨:一是任命奕欣为议政王兼领军机处;二是调胜保率精兵“迎驾”。
十一月初一,当肃顺护送灵柩行至密云,胜保已率兵包围其驻地。夜色中,火把如龙,马蹄声震天动地。“肃顺接旨!”胜保踹开房门,高举圣旨。肃顺从睡梦中惊醒,还未及反应,已被如狼似虎的兵士按倒在地。
“贱人!毒妇!”肃顺破口大骂,“我早该杀了那叶赫那拉氏!”
胜保冷笑:“肃中堂,您骂得太迟了。”
十一月初二,养心殿。小皇帝载淳坐在龙椅上,身后垂着明黄帘幕,隐约可见两位太后的身影。
载垣、端华刚入殿,就被宣读的圣旨惊得魂飞魄散:载垣、端华、肃顺等专擅跋扈,欺蒙朝廷……即行革职拿问!”
“臣等乃先帝钦命顾命大臣!”载垣怒吼,“未经臣等拟旨,岂能作数!”话音未落,埋伏的侍卫一拥而上,将二人按倒。与此同时,肃顺被押解进京,关入刑部大牢。
十一月初八,肃顺被押赴菜市口。沿途百姓围观,有人唾骂,有人叹息。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此刻白衣囚服,却仍昂首挺胸。
“我恨!恨未早除此贱人!”肃顺对天怒吼,“大清必亡于妇人之手!”
午时三刻,鬼头刀落下,血溅三尺。载垣、端华在宗人府被赐自尽,其余五大臣或革职或流放。
十二月初二,养心殿东暖阁。一道黄幔将空间一分为二:小皇帝在前,两宫太后在后。恭亲王率百官先拜皇帝,再面帘奏事。从此,“垂帘听政”体制正式确立,慈禧太后开始了她对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实际统治。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清三杰恩仇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