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洋务之利可图:钱鼎铭压低声音,带着深意:“上海华洋杂处,洋人火器之利,大帅当有耳闻。据守上海,则可近水楼台,仿效其法,购置利器,延揽人才,师夷长技以自强!此乃富国强兵,制胜长毛之长远之策也!”
5.进军路线可行:他手指地图,“可由水路运送精兵,乘轮船顺江而下,直抵上海,迅捷安全。下官此番乘洋轮而来,便是明证!沿途长毛水师,不敢阻截洋船!”
钱鼎铭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分析利弊,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将救援上海的战略价值、经济价值、民心价值乃至未来洋务发展的价值,阐述得淋漓尽致。厅中诸将,如曾国荃、彭玉麟等,原本对分兵东援不甚积极,此刻也不禁听得频频点头,面露深思。
然而,曾国藩依旧沉默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显然仍在权衡全局利弊。兵力调配,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钱鼎铭看着曾国藩沉凝的面色,一股巨大的绝望和悲愤涌上心头。他深知,仅凭理性的分析,或许还不足以撼动这位统帅的决心。吴中父老哀嚎的面容、上海城破在即的惨景,在他脑海中翻腾。
“大帅——!”钱鼎铭突然发出一声悲怆至极的长呼,猛地向前扑倒在地,以首顿地,砰砰作响!涕泪横流,声嘶力竭:
“大帅啊!鼎铭此行,非为个人功名!实不忍见江南百万生灵,尽遭长毛屠戮!不忍见中华膏腴之地,沦为贼巢!不忍见朝廷财赋命脉,反资敌寇!上海一城,关系东南半壁存亡,关系剿贼全局成败啊!”
“鼎铭临行,沪上父老相送,哭声震野!皆言:‘钱君此行若不成,我等唯有阖城殉节!’ 鼎铭每每思之,心如刀绞!今日若不得大帅允诺,鼎铭…鼎铭有何面目再见江东父老?!唯有撞死在这安庆大营阶下,以谢江南苍生!”
他泣不成声,额头已磕得青紫红肿,鲜血混着泪水流下,染红了身下的青砖。那份椎心泣血的悲愤与绝望,那份以死相谏的决绝,震撼了整个议事厅!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清三杰恩仇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