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父”的“甘露”迟迟未降,“神兵”踪影全无。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无法满足时,洪秀全那套“敬拜得救”的神学说辞迅速失去说服力。绝望和怨恨在底层军民中无声累积,私下对“天王”和“天父”的质疑甚至诅咒开始出现。
城中虽有号称十数万的军队,但精锐多随李秀成在外,留下的老弱病残居多。负责城防的洪仁发、林绍璋等人缺乏威信和能力,指挥系统混乱。面对湘军在雨花台有条不紊地掘壕筑垒、步步紧逼,守军只能被动地龟缩在城墙上,士气极其低落。对湘军可能挖掘地道的侦查和反制,更是流于形式。
作为相对务实的将领(虽然能力有限),章王林绍璋目睹着日益严峻的形势和洪秀全的麻木不仁,心急如焚。他试图加强城防巡查,组织小股部队出城骚扰湘军作业,但收效甚微,且动辄得咎,被洪仁发等人指责为“擅启边衅”、“耗费圣库”。他站在城头,望着雨花台方向湘军营垒升起的炊烟和隐约的操练声,再回头看看城内死气沉沉的街道和面黄肌瘦的士兵,只能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金龙殿内,烛火长明。洪秀全刚刚完成一首新的赞美诗,赞美“天父”即将降下的“大能”。他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病态的满足感。殿外,值夜的宫女忍不住发出一声因饥饿引起的微弱呻吟,立刻被女官严厉地低声喝止。
洪秀全似乎听到了,又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喃喃自语:“甘露……天兵……快了……”冕旒之下,他的眼神时而闪烁着狂信的光芒,时而又陷入一片空洞的迷茫。他将那份染血的、报告雨花台军情的奏报,随手扫落到御案之下,仿佛那只是无关紧要的尘埃。
此刻的天京城,像一座巨大的坟墓,被湘军的深壕和长江的铁链紧紧锁住。而它的主人,那位坐在神坛之上的“天王”,正用虚幻的祷词和无理的禁令,亲手为自己的王朝挖掘着最后的墓穴。雨花台方向的掘土声,伴随着城内饥饿的呜咽,构成了这座末日孤城最凄厉的安魂曲。李秀成的缺席,让这场崩溃的序曲,奏响得更加绝望和无可挽回。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清三杰恩仇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