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耶所说的黑旗军,是法军的老对头了。说起来,黑旗军还是太平军的残部呢。
同治七年(1868年),太平天国的余晖刚刚散尽,一支不起眼的队伍悄然越过中越边境,进入了越南北部的崇山峻岭。为首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汉子,名叫刘永福。他原是广西天地会成员,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率领残部两百余人南下,在越南保胜地区(今老街)扎根。
“将军,前面就是保胜城了。”探子回报,“这里的土司愿意收留我们,条件是帮他们剿灭山匪。”
刘永福望着眼前层峦叠嶂的群山,对部下们说:“从今往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我们要在这里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这支队伍以黑色战旗为号,渐渐在当地打出了名号,被称为“黑旗军”。他们开荒种地,剿匪安民,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与此同时,刘永福也积极与越南朝廷联络,表示愿意效忠。
“刘将军,”越南使臣阮文祥在保胜的军营中说,“朝廷已经准奏,封你为保胜防御使,望你尽心竭力,保卫边疆。”
刘永福单膝跪地:“臣必当竭尽全力,保境安民。”
就在黑旗军逐渐壮大之时,法兰西的殖民势力也开始向越南北部渗透。
同治十二年(1873年),法国海军军官安娜上尉率领一支两百多人的部队,乘坐炮舰沿红河北上,企图打通通往云南的商路。
“上尉,”副官报告,“前方就是山西城,守军似乎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安娜轻蔑地笑了笑:“这些土着不堪一击。传令下去,明日攻城。”
消息传到保胜时,刘永福正在操练新兵。探子来报:“将军,法国人已经打到山西了,越南守军节节败退。”
刘永福立即召集部下:“法国人狼子野心,今日取山西,明日就要取保胜。我们必须出兵!”
黄守忠劝道:“将军,我们与法国人素无冤仇,何必引火烧身?”
刘永福拍案而起:“唇亡齿寒!若是让法国人占了北圻,我们还能在这里安身吗?传令下去,即刻发兵!”
黑旗军连夜出发,三天后抵达山西城外。刘永福仔细观察了法军的布防,发现他们虽然装备精良,但人数不多,而且对当地地形不熟。
“明日我们佯装败退,引他们到纸桥一带。”刘永福在地图上指点,“那里竹林茂密,河道纵横,正适合埋伏。”
同治十二年十月十五日(1873年11月4日),黑旗军与法军在纸桥首次交锋。
清晨的薄雾中,刘永福派出一支小部队诱敌。法军果然中计,安娜上尉亲自率领部队追击。
“追!”安娜挥舞着军刀,“不要放跑这些土着!”
当法军追至纸桥时,埋伏在竹林中的黑旗军突然杀出。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法军,火枪声、呐喊声响成一片。
安娜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黑旗军已经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瞄准那个戴金穗军帽的!”刘永福下令。
一阵排枪过后,安娜应声落马。法军顿时大乱,四散奔逃。这一战,黑旗军全歼法军两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将军,”黄守忠清点完战利品后报告,“共缴获火炮两门,步枪一百五十支,弹药无数。”
刘永福望着满地的法军尸体,沉声道:“把安娜的遗体整理好,派人送还给法军。顺便带句话:黑旗军誓死保卫北圻,若敢再犯,这就是下场!”
第一次纸桥之战的胜利,让黑旗军声名远扬。越南朝廷特意派人前来犒赏,加封刘永福为三宣提督。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黑旗军不断发展壮大。刘永福在保胜建立根据地,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同时加紧训练军队。
“将军,”吴凤典报告,“新编练的火枪队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法式步枪了。”
刘永福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我们要取长补短,既要发挥我们擅长近战的优势,也要学习使用新式武器。”
在此期间,刘永福还广纳贤才,招募了许多当地华侨和越南志士。他们中有的精通法语,熟悉西方战术;有的熟悉当地地形,善于侦察。
“报!”探子急匆匆地跑进大帐,“法国人又来了!这次来的是一位名叫利维耶的司令,带着五艘战舰,五百多名士兵。”
刘永福神色凝重:“该来的终究来了。传令各营统领,速来议事。”
光绪九年四月十八日(1883年5月18日),黑旗军大营中灯火通明。八位统领齐聚中军大帐,气氛严肃。
刘永福展开地图:“根据可靠情报,法军明日必过纸桥。利维耶亲自带队,约有五百余人,带着两门野战炮。”
黄守忠补充道:“我们在河内的眼线传来消息,法军轻敌得很,以为我军主力还在山西。”
吴凤典指着地图上的纸桥:“这里的地形我们最熟悉不过。桥面狭窄,仅容两马并行。桥东竹林茂密,便于埋伏;桥西地势低洼,法军的火炮难以施展。”
刘永福环视众将:“诸位还记得十年前的纸桥之战吗?当时我们以少胜多,全歼安娜所部。如今法军虽然装备更加精良,但骄兵必败。明日之战,我们要让利维耶步安娜的后尘!”
他随即开始调兵遣将:“黄守忠,你率两百精锐埋伏在桥东竹林,待法军过半时截断其后路。吴凤典,你带一百火枪手占据桥西高地,专门狙杀军官。其余各部,随我居中策应。”
部署完毕,刘永福特意叮嘱:“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利维耶。擒贼先擒王,只要击毙法军主帅,敌军必乱。”
喜欢晚清三杰恩仇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晚清三杰恩仇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