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窗帘拉得严丝合缝,午后的热浪被隔绝在外,空气里浮着细小的尘埃,在仅有的一丝漏光里缓慢浮沉,像被定格的时光。凌薇盘膝坐在床榻上,双目轻阖,呼吸绵长如远山云雾,整个人仿佛与周遭的静谧融为一体。她的意识早已沉入胸口 —— 那里,星辉石正散发着微弱却恒定的暖意,像一颗藏在血肉里的星辰,将汹涌的知识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她的脑海。
初级防御矩阵的原理,如同精密到极致的星舰电路图,在意识中层层展开。它不是铜墙铁壁般的物理屏障,而是一场关于能量的精妙博弈:一旦感知到针对佩戴者的恶意能量冲击,或是子弹这类高速物理袭击,星辉石储存的能量会在千分之一秒内,织就一个定向的能量偏转场 —— 那场域薄如蝉翼,却能在瞬间改变攻击轨迹,或是削弱致命伤害。可这份强大暗藏着致命缺陷:一次触发就要消耗近三成能量,充能却需要整整十二个时辰,根本无法应对连续袭击,像一把锋利却易折的匕首。
更让她脊背发凉的,是那条关于 “非自然空间波动” 的警告。信息库里的描述零碎得像撕碎的星图,只言片语却透着刺骨的寒意:这种波动,是高等文明跨维度、跨星际探测时留下的 “时空涟漪”。87.4% 的位面重叠度 —— 这个数字像一把重锤,砸得她心口发闷,意味着对方不仅锁定了地球,甚至精准定位到了这个国家;而 “非友好性智慧活动” 的判定,更是将和平的幻想彻底击碎,冰冷的战争阴影,已悄然笼罩在头顶。
那些躲在暗处的敌特、“水滴” 计划无处不在的窥探,此刻在她眼中,都成了冰山一角。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像潮水般攫住她,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的压力。必须更快变强!不仅是为了自保,更是为了守护这个她刚扎下根、渐渐生出归属感的世界 —— 这里有顾廷铮的温度,有科研团队的热忱,有家国的重量,她不能眼睁睁看着它被未知的威胁吞噬。
她尝试调动新增的精神力技巧,像初生的幼兽试探利爪。集中意念,让感知像水纹般缓缓向外扩散 —— 起初,只能模糊 “看” 到宿舍里桌椅的轮廓,木质的纹理、金属的冷光,都化作能量的明暗色块;很快,感知穿透了墙壁,“望” 见走廊上研究员走过的身影,他们的能量气息像黑暗中跳动的暖光,带着不同的频率,有的沉稳,有的急促。范围定格在十米左右,再远便成了混沌的光斑,可这已足够震撼 —— 在星际时代只是入门级的能力,在此刻的世界,却是能撕开黑暗的侦察利器。
与此同时,研究所核心会议室的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避雷针监测数据的常规汇报刚结束,刘启明便像出鞘的剑,猛地站起身,手里的报告泛着冷白的光,递向主持会议的王副主任,以及几位身着深色制服、气场锐利的安全部门代表。他的动作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重量,连指尖捏着报告的力度,都透着紧绷。
“王主任,各位领导,” 刘启明的声音像淬了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昨夜雷击数据的深度分析中,我们的监测系统捕捉到一个附加信号 —— 极其微弱,却异常特殊。它的频谱特征与雷电高度相似,纯度却高得反常,像是被过滤过的自然能量。更关键的是 ——” 他顿了顿,投影幕上跳出一张三角定位图,红色圆点牢牢钉在宿舍区,“其源头发射点,经三次交叉验证,范围与凌薇同志的宿舍完全重合。”
“嗡” 的一声,会议室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瞬间掀起波澜。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那张图上,眼神里有惊讶、有怀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王副主任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眉头拧成一个 “川” 字:“启明同志,这个信号的强度,会不会是仪器误差?或者是雷电产生的电磁干扰?毕竟雷暴天气里,异常信号很常见。”
“可能性低于 1%。” 刘启明斩钉截铁,声音里带着科研人员的严谨与固执,“我们对比了过去三个月所有雷暴数据,从未出现过这种高纯度特征信号。而且‘水滴’计划的传感器,已经多次记录到凌薇同志周围的能量逸散 —— 一次是偶然,五次、十次呢?尤其是这次,与自然雷电精准同步,我们不能忽视背后的关联性。”
一位安全部门的领导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得像压着乌云:“刘工,你直说吧,你的结论是什么?”
刘启明深吸一口气,像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我认为,凌薇同志很可能掌握,或者接触着某种我们尚未认知的能量技术或物品。它的特性诡异,来源成谜。结合她过往超出常理的知识储备 ——‘长城’合金的分子结构预判、极端环境适配方案,这些都不是现有理论能解释的。我建议,立即提升她的风险等级,启动深度背景审查,进行隔离谈话!‘长城’项目事关国防安全,绝不能容忍任何不可控因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七零军工首席夫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七零军工首席夫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