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太阳一早就亮得晃眼,热热闹闹地照进希望小学的每一个角落。新分校那面粉蓝色的墙,在阳光下显得特别精神,门口挂的彩色气球上,孩子们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欢迎”,风一吹就快活地摇晃。老校舍前那排记录学校变迁的照片展,已经吸引了不少早到的嘉宾,他们看着从土坯房到新校舍的对比图,不时发出低声的赞叹。
陆星衍和苏念一早就在校门口等着了。陆星衍别着老校长送的那枚旧徽章,苏念则戴着孩子们做的小海豚胸针,两人脸上都带着点紧张,但更多的是藏不住的期待。“陈砚刚发消息说直播设备都调试好了,”陆星衍看了看时间,“老校长和馆长他们的车应该也快到了。”苏念踮脚望向山路——果然,一列车队正缓缓驶来,车身上“助力希望小学”的贴纸格外醒目。
车门打开,陈砚利落地跳下车,身后跟着老校长、青岛海洋馆馆长、城里小学的王校长,还有那位大家好奇了许久的神秘作家。她穿着素雅的连衣裙,手里捧着那本特别为孩子们写的《希望小学的星空》手稿,笑容温和。“孩子们都准备好了吗?”她轻声问。苏念赶紧点头:“嗯!都穿着夏令营的营服呢,连您送的小木雕都紧紧攥在手里。”
操场上早已是另一番景象。红色的舞台铺着干净的地毯,巨大的背景板上,“希望小学分校落成暨公益发布会”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旁边装饰着孩子们画的星星和小鱼。孩子们分列舞台两侧,手里拿着五彩纸花,一见嘉宾们走来,便齐声喊道:“欢迎叔叔阿姨!欢迎校长爷爷!”那清脆的童声,让每一位来宾的脸上都漾开了笑容。
上午九点,发布会准时开始。主持人娓娓道来,讲述着希望小学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当大屏幕开始播放纪录片的片段时,现场彻底安静下来——青岛夏令营里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惊喜,建造分校时大家一起流汗的身影,观测台上那些仰望星空的夜晚……一个个画面闪过,台下不少嘉宾悄悄红了眼眶。
轮到陆星衍上台了。他手里握着那把传承下来的旧铁锹,指着屏幕上的照片,声音有些动情:“这把铁锹,是我父亲他们当年建老校舍时用过的。它不光挖开了泥土,更像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这么多年来,所有人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爱。从青岛海洋馆,到城里小学,再到基金会和每一位伸出援手的朋友,是你们,真的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台下掌声雷动,老校长激动地站起身,向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接着,海洋馆馆长和王校长也先后宣布了新的合作计划——每年一次的“星空海洋夏令营”将成为固定项目,“隔空课堂”则能让山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共享优质的课程。现场的气氛一波高过一波。
而最让孩子们沸腾的时刻,当然是那位儿童文学作家的登场。当主持人念出她就是《小海龟的旅行》的作者时,孩子们“哇”地欢呼起来——那本书可是科普角的“镇角之宝”,都被翻得起了毛边!作家举起手中的手稿,微笑着说:“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属于你们——属于勇敢讲解的小雨,属于认真画星空的朵朵,属于每一个为分校建设付出努力的你。今天,我想把它送给学校,送给每一个心里装着梦想的孩子。”
当她现场朗读起书中的片段,读到“孩子们觉得自己的梦想也像星星一样亮”时,台下的小雨眼圈一下子就红了,她紧紧拉住苏念的手,小声说:“老师,这就是我们那天晚上说的话呀!”苏念回握住她的小手,自己的眼眶也有些发热。
发布会的高潮,是陈砚揭晓“终极惊喜”的时刻。他拿着一份红色文件走上舞台,声音洪亮而喜悦:“今天,基金会联合多家爱心企业正式宣布,在希望小学设立‘梦想奖学金’!从现在起,只要孩子们心怀梦想、勤奋学习,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都将由我们来支持!此外,我们还会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定期来学校开设讲座,带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这话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村民们也用力地鼓着掌,掌声久久不息。小雨爸爸抹了抹眼角,对旁边的老木匠感慨:“这下可好了,娃们能安心读书了……”老木匠重重地点头,手里摩挲着准备送出去的小木雕,脸上笑开了花。
随后,嘉宾们一同为新分校剪彩。当红色绸带飘落的那一刻,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纸花,齐声喊道:“希望小学,越来越好!”所有的镜头——纪录片的、直播的——都对准了这充满希望的一幕。剪彩结束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拉着客人们参观起来:去看海洋科普角里悠闲的小丑鱼,去观测台体验神奇的天文望远镜,在梦想实验室里炫耀自己做的小实验……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中午,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了顿简单却温馨的午饭,像一大家子人。作家被小雨和朵朵一左一右地围着,听她们叽叽喳喳地说着未来的梦想;老校长和陆振明翻看着泛黄的办学日志,回忆着往昔的岁月;馆长则和孩子们拉钩约定,暑假一定要一起来看刚出生的小海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2yq.org)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