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软软地吹着,希望小学的老槐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枝桠间挂的彩色灯笼轻轻摇晃,灯罩上印着电影海报——孩子们仰望着星空,小海豚“希望”正从水面跃起,身后是那座淡蓝色的新分校,整幅画都透着生机。
陆星衍和苏念在校园里忙前忙后,张罗着首映礼的布置。操场中央支起了巨大的露天银幕,四周摆着用松果和彩绳装点的长椅;星空图书馆门口挂起了“电影记忆展”的牌子,里头陈列着拍摄花絮、孩子们的剧本涂鸦,还有小海豚“希望”的毛绒玩偶;观测台的玻璃屋顶下,挂满了孩子们画的星空图,每幅画旁边都歪歪扭扭地写着对电影的期待。“陈砚说媒体车已经出发了,”陆星衍看了看时间,“老校长、校友们,还有城里小学的师生,估计也快到了。”
苏念低头理了理身上的蓝色礼服——这是孩子们非要她穿的,裙摆上绣着他们设计的小海豚和星星。“小雨和朵朵在后台化妆呢,”她眼角弯弯的,“刚才还跟我保证,今天一定要让全国观众都记住咱们希望小学。”
没多会儿,车队就陆续开进了校园。打头车上下来的是老校长和当年的支教老师,人人穿戴整齐,手里捧着还带着墨香的《希望小学的星空》续集;后面跟着青岛海洋馆的馆长和老师们,怀里抱着个神气活现的小海豚模型;城里小学的师生们则拉起了“手拉手,共成长”的横幅,老远就朝孩子们挥手。“总算赶上了!”馆长笑呵呵地说,“特意把‘希望’的模型带来,让它也沾沾喜气。”
孩子们穿着统一的表演服,在门口站得笔直。一见嘉宾们走近,立刻齐声喊:“欢迎来到希望小学!”老校长蹲下身,慈爱地摸摸小雨的头:“咱们的小明星今天可要好好发光啊!”小雨害羞地抿嘴笑了,手里那颗纸星星被她攥得温温热热的。
下午两点,首映礼正式开始。主持人刚说完“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使劲挥舞着手里的纸花,“加油”声此起彼伏。
轮到陆星衍上台时,他手里握着那把见证过老校舍建设的旧铁锹,声音有些发紧:“从夏令营到新校舍,从纪录片到这部电影……希望小学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托举。这把铁锹记得我们的昨天,而今天的电影,正要为明天开路。”台下不少人都红了眼眶。
最让孩子们屏住呼吸的,是电影放映的时刻。当希望小学的画面出现在银幕上,所有小脑袋都仰得高高的——青岛夏令营里与小海豚的亲密接触、建分校时忙碌的小身影、观测台上看星星时发亮的眼睛……每个场景都引来阵阵轻呼。放到小雨和小海豚互动的镜头时,掌声像潮水般涌来,小雨紧紧抓住林晓的手:“快看!那是我和‘希望’!”
片尾字幕亮起时,掌声久久不停。嘉宾们纷纷上台,称赞这部电影“温暖得像春天的太阳”。儿童文学作家举起新书:“这本续集里,写着孩子们如何帮助其他乡村学校。我要把它送给希望小学,送给每个追梦的孩子。”
接着是孩子们的表演。他们跳着“星空与海洋”的舞蹈,唱着电影主题曲《希望的星星》,纯净的歌声在春风里飘荡。表演结束后,导演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电影部分票房将捐给‘希望教育基金’,用来支持更多乡村学校建设——我们要让希望的种子,撒遍每个角落!”
全场瞬间沸腾了。掌声、欢呼声、孩子们蹦跳的笑声,交织成校园里最动人的乐章。老校长拉着陆星衍和苏念的手,语重心长:“你们做得好啊!不仅点亮了这里孩子的梦,还在帮更多乡村学校。这就是教育的根,希望的蔓。”
首映礼结束后,嘉宾们在孩子们带领下参观校园。在图书馆,大家摸着满满的书架感叹“这是精神宝库”;在实验室,孩子们演示的机器人和小实验让嘉宾们连连称赞;在观测台,老校长透过望远镜看星星,喃喃道:“当年我们只能躺操场数星星,现在孩子们真幸福……”
傍晚的聚餐像大家庭团圆。老校长和支教老师追忆往昔,校友们关心着孩子们的学习,导演则和陆星衍、苏念聊着续集计划——想拍希望小学帮扶其他学校的故事。
分别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客人的手。海洋馆馆长笑着说:“夏天还要请你们来夏令营,见见真正的‘希望’!”城里小学的王校长也承诺:“‘隔空课堂’会一直办下去,下次带城里娃来山里,跟你们一起看星星、做实验!”
送走所有客人,校园渐渐安静下来。露天银幕还闪着片花,灯笼在暮色里泛着暖光。陆星衍和苏念站在操场中央,望着暗下来的天空。“真像一场梦啊,”苏念轻声说,“从那个小小的夏令营,到电影上映,再到帮扶更多学校……每一步都这么真实,又这么不可思议。”
陆星衍点点头,掏出手机念陈砚刚发的消息:“‘希望教育基金’已收到首笔捐款,下半年要启动‘乡村学校特色建设计划’,请咱们当示范点;电视台还邀请孩子们上‘六一’晚会,向全国讲述希望小学的故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2yq.org)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