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寒意笼罩着山乡,却挡不住八校联动“星光研学营”的热烈氛围。来自八所学校的120名“星光小使者”背着行囊,跨越山川阻隔,齐聚云溪小学,开启了为期五天的研学之旅。这是八校联动年度规划中最受期待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走出熟悉的校园,走进不同的山乡,在交流中开阔眼界,在陪伴中深化友谊。
“欢迎各位星光小使者来到云溪小学!”陈校长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身后是“星光致远·共赴山海”的巨大横幅,“接下来的五天,你们将和来自不同学校的伙伴同吃同住、同学习同探索,一起走进云溪的山林、田野和村庄,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收获珍贵的成长体验。”
苏念和陆星衍穿着统一的研学营服装,正在给孩子们分配研学小组。每个小组由8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组成,搭配1名带队老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队名和口号,比如‘竹韵队’‘星光队’‘溪流队’,接下来的五天,你们就是最亲密的战友,要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一起完成各项研学任务。”
小浩被分到了“竹韵队”,队友包括林林、石头、阿雅等来自不同学校的伙伴。“我们的口号是‘竹韵同心,星光同行’!”小浩高举队旗,兴奋地喊道。队员们纷纷响应,脸上满是期待。
研学营的第一天,主题是“山林探索”。孩子们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云溪小学后山的竹林和枫林,认识各种植物和动物,学习野外生存技巧。小浩作为本地“向导”,熟练地辨认着各种草药:“这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这是车前草,能利水通淋。我爸爸教过我,山里的很多植物都有药用价值。”
林林则对树木格外感兴趣,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这棵枫树有二十年树龄了,枫叶秋天会变红,特别漂亮。我想把它画下来,带回学校给同学们看看。”
石头和阿雅则一起收集着落叶和种子,计划制作一幅“山林记忆”拼贴画。“这些落叶形状各异,颜色也不一样,用来做拼贴画一定很好看。”阿雅小心翼翼地把落叶夹在笔记本里。
傍晚,孩子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白天的探索收获。“我今天认识了十种以前没见过的植物,还学会了怎么辨别方向。”清溪小学的安安说。
“我和队友们一起搭建了临时帐篷,虽然过程有点难,但我们互相配合,终于成功了。”竹海小学的阿树说。
陆星衍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笑着说:“山林探索不仅让大家认识了自然,更让大家学会了合作与坚持。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研学营的第二天,主题是“民俗体验”。孩子们来到云溪村,跟着村民学习竹编、木雕、布艺等传统手艺。小浩带着队友们来到村里的竹编艺人家里,学习编竹筐:“编竹筐要先选好竹条,然后按照顺序交错编织,既要用力均匀,又要注意形状。”
林林则跟着木雕艺人学习简单的木雕技巧,手里的刻刀在木头上慢慢游走,一个小小的兔子轮廓逐渐显现:“虽然有点难,但我觉得很有趣。我想把这个木雕送给我的队友们,作为我们友谊的见证。”
阿雅和小雨一起学习布艺刺绣,她们拿着针线,在布片上绣着星星和花朵:“我要绣一个八边形的图案,代表我们八所学校,希望我们的友谊永远长存。”
下午,孩子们还体验了磨豆腐、做年糕等传统美食制作。“磨豆腐真累呀,要转好多圈才能磨出豆浆。”石头擦着额头的汗说,“但喝到自己磨的豆浆,觉得特别香甜。”
“做年糕需要大家一起用力捶打,团结就是力量!”小诺笑着说,和队友们一起捶打着年糕面团。
苏念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样子,感慨道:“民俗体验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坚持和合作。这些珍贵的体验,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研学营的第三天,主题是“亲情连线·共话成长”。孩子们来到云溪小学的“星光亲情连线点”,与远方的父母视频,分享研学营的收获和感受。
“妈妈,我今天学会了编竹筐和磨豆腐,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小浩兴奋地向妈妈展示自己编的小竹筐,“这里的风景很美,伙伴们也很友好,我过得特别开心。”
妈妈看着屏幕里自信开朗的儿子,欣慰地说:“看到你这么快乐,妈妈也很开心。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多向伙伴们学习,珍惜这次研学机会。”
阿雅则向妈妈分享了自己制作的布艺刺绣:“妈妈,这是我绣的星星,代表着我对你的思念。等我回去,把它送给你。”
妈妈的眼睛红了:“雅雅,你越来越能干了。妈妈很想你,等你回来,妈妈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美食。”
视频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写下给父母的家书,把自己的思念和成长记录下来。“通过这次亲情连线,孩子们不仅向父母分享了快乐,也加深了与父母的感情。”陈校长说,“这也是研学营的重要意义之一,让亲情在成长中升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请大家收藏:(m.2yq.org)他的温柔藏在晚风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