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学校彻底放了暑假。
刘平寇早就做了决定,这个夏天,要陪妻子林淼回山东老家看看。
不仅如此,他还要带上两个孙女,平平和安安。
六月底那天夜里,林淼跟他提过想自己回烟台老家看看,那话语里带着几分犹豫,几分期盼。
刘平寇当时没多说,只是记在了心里。
他怎么可能让林淼一个人回去呢,所以他要给林淼一个惊喜。
当第二天早上,刘平寇在饭桌上宣布这个计划时。
林淼愣了一下,看着兴奋得直拍手的孙女,她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轻轻的“好”。
然后林淼就准备去收拾行李,不过被刘平寇拦住了。
刘平寇拽着林淼到了外面的越野车前。
那辆空间很大的越野车,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全是刘平寇提前准备好的东西。
至于要是有没带的东西,他完全可以借着翻找的机会从空间里拿出来。
而平平和安安像两只快乐的小家雀,围着车子转悠,安安仰着小脸问“爷爷,我们可以躺在后面吗?”
刘平寇哈哈一笑“座椅一放倒,够你们打滚的!”
孩子们的期待冲淡了林淼心头的些许沉重,她也跟着笑了笑,开始仔细清点要带的行李。
出发前,林淼沉默地收拾着最后的零碎物品,动作有些缓慢。
刘平寇看在眼里,知道她是“思乡情怯”。
他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包袱,轻声说“淼姐,别想了,就是回家看看。还有我和孩子们呢。”
林淼抬起头,眼圈微微发红,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用力握了握刘平寇粗糙的大手,打结婚后刘平寇就没叫过她淼姐了,她知道他的心意。
都上车坐好后,刘平寇驾车子驶出北京,上了国道。
窗外的景色渐渐由城市的高楼变为开阔的田野。
林淼一直望着窗外,两个小时后,忽然,她指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旧土路,声音有些哽咽“当家的,你看那边……当年,我就是顺着那条路,跟着老乡们一路逃难出来的……”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衣衫褴褛、表面坚强的小女孩,带着比她小几岁的弟弟。
刘平寇伸出右手,紧紧握住妻子冰凉的手“都过去了,淼姐,都过去了。你看现在,咱们不是好好的,还带着孙女回去。”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
后座上的平平和安安也感受到了奶奶的悲伤,难得的安静下来,乖乖坐着,两双大眼睛关切地望着奶奶的背影。
中午时分,车到了天津的一个小镇。
找了一家人多还干净的小饭馆停下车,准备吃饭。
看了一眼新建的街道,林淼感慨道“变化真大啊,一点儿当年的样子都找不到了。我记得那时候,这街上……唉,满目疮痍。”
她的眼神里好像有几十年前小镇的画面。
进了饭店,刘平寇接过菜单,点了家熬小鱼、火笃面筋、老爆三、八珍豆腐等,主食还要了两样,焖饼和捞面。
老板是个热情的中年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天津话“大爷大妈,您几位点这么多,可吃不了哇!咱这菜量实在,别浪费了。还有…您可真哏儿啊…点了俩主食”
刘平寇笑了“没事儿,老板,孩子们第一次来天津,都想尝尝。吃不完我们打包带着。”
老板看着刘平寇一家四口“一看您就是个会吃的,点的全是我们天津地道的经典菜。”
刘平寇和老板又多聊了几句,问了问当地的风土人情。
老板见多识广,侃侃而谈,气氛一下子热络起来。
继续上路,刘平寇还特意在路边摊买了热乎乎的煎饼果子,让平平和安安尝个新鲜。
也许是天津卫的烟火气触动了林淼,出了天津她的话比上午多了一些。
到了河北沧州,她看着窗外的景物,喃喃地说“那年逃难,走到这儿,我弟弟发起了高烧,浑身滚烫……幸亏遇到一个好心的郎中,给了我们一剂药,分文未取,才保住了一条命……”
刘平寇认真地听着,不时问上俩句。
他知道,妻子需要把心底埋藏了太久的往事,一点点倾诉出来。
旅途走了两天,到了潍坊,要在这里过夜。
夜里,林淼睡得并不安稳,她梦见了早已故去的父母叔婶和奶奶,半夜竟呜咽着哭醒了。
刘平寇赶紧打开灯,轻轻拍着她的背“做噩梦了?没事,没事,我在呢。”
林淼靠在他肩上,眼泪止不住地流“我梦见娘还是年轻时的样子,叫我二丫头,问我怎么才回来……我是不是很不孝…”
刘平寇赶紧安慰“没有比你更孝顺的人了,你可是你们老林家的大功臣,把林家的根保住了,你看林梁现在多好,上个月不是还说,他已经是师长了。”
林淼听了他的话,摸着他的脸“这一切还不是你的功劳……”
刘平寇打断了她的话“谁说的,你的功劳最大,你可是为了弟弟都把自己搭进来了…呵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都有空间了那不得重生啊请大家收藏:(m.2yq.org)都有空间了那不得重生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