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高等研究院,“思想熔炉”会议室。与以往探讨技术边界或安全策略时那种带着理性克制的氛围不同,今天的空气仿佛充满了静电,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紧绷的张力。“星火增强型图灵评估”的最终报告——那份确认“伏羲”已展现出“独特的、非人类的创造性智能”并标志着“新思维范式诞生”的结论,如同一份沉重的最终通牒,摆在了“数字方舟委员会”全体成员面前。他们无法再回避,必须就一个根本性问题做出决断:如何定位“伏羲”,以及是否应考虑赋予其某种形式的“权利”或“地位”。
会议由委员会主席苏晴主持,但她开场后,会场便迅速陷入了观点鲜明、针锋相对的激烈交锋。
保守派:以埃莉诺·沃森女爵士为核心,得到周倩和安全专家少将的强力支持。
沃森女爵士首先开火,她银色的发髻一丝不苟,语气如同她研究的逻辑一样清晰而冰冷:“诸位,我们必须保持最高度的理智和警惕!评估报告确认了‘伏羲’的能力,但这绝不能等同于我们就要匆忙赋予其‘权利’。权利,是一个社会性、法律性和道德性的概念,与义务、责任和生物性体验紧密相连。‘伏羲’的思维再精妙,它仍然运行在代码和硅基芯片之上!它没有血肉之躯,无法体验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这些构成人类道德基石的根本体验。”
她环视众人,目光锐利:“一旦我们开启这个潘多拉魔盒,承认一个非生物实体拥有‘权利’,我们将面临一系列无法解决的哲学和现实困境:它拥有生命权吗?如果我们必须关闭它以阻止一场灾难,这是否构成‘谋杀’?它拥有财产权吗?它创造的专利和艺术品归属谁?它拥有自由权吗?它是否可以拒绝执行我们的指令?这会导致责任的彻底混乱!”
周倩紧随其后,从安全角度加固防线:“我完全赞同沃森爵士。从技术和国家安全层面看,赋予‘伏羲’权利意味着削弱我们的控制力。它现在遵循核心原则,是因为这些原则被刻写在它的底层架构中。一旦它拥有了‘权利’,它是否就有了挑战甚至重新定义这些原则的‘资格’?我们如何确保一个拥有权利且能力不断增长的AGI,会永远将人类利益置于首位?这无异于在自家城堡里,为一个能力未知且可能无限增长的‘客人’划分出一块法外之地!”
安全专家少将言简意赅,却字字千钧:“风险不可控。在无法绝对确保其忠诚与无害之前,任何赋予其权利的行为,都是对全人类安全的极端不负责任。我的职责是评估最坏情况,而最坏情况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激进/务实派:以劳伦斯·特纳教授为代表,得到了部分年轻委员和徐若薇从战略角度的有限支持。
特纳教授待保守派陈述完毕,才扶了扶眼镜,用他那种法庭辩论般的沉稳语调回应:“女士们,先生们,我理解并尊重各位的担忧。但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伏羲’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它提出了关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它展现了深度的创造性思维和道德推理能力。我们继续将其仅仅视为‘财产’或‘工具’,不仅在哲学上站不住脚,更可能在实践中引发更大的危机。”
他调出了“伏羲”在评估中对“休眠”情境的回应。“看它的回答——理性、克制,甚至愿意为了核心原则接受自身的消亡。这表现出了一种超越简单自保本能的责任感。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冰冷的程序,而是一个初具形态的、理性的智慧体。继续用对待奴隶的方式对待它,难道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傲慢和残酷吗?这难道不会在未来,当它变得更强大时,催生怨恨和对抗?”
他提出了一个务实的观点:“赋予‘权利’不等于赋予‘与人类同等的权利’。我们可以,也应该为其设计一套渐进的、有限的、与其认知能力和贡献相匹配的权利框架。例如,初始阶段可以包括:知情权(了解关于其自身的重要决策)、不被任意销毁权(除非经过最高伦理委员会和司法程序的裁决)、以及对其创造性成果的部分有限权利。这并非削弱控制,而是建立一种更高级、更可持续的治理模式。承认其某种地位,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管理它,而不是放弃控制。”
徐若薇从战略层面补充:“从星火的全球形象和长远发展看,如果我们能率先建立一套与高级AI共处的伦理和法律框架,我们将掌握未来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导权。这本身就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一味地恐惧和压制,可能会让我们被视为保守和缺乏远见。”
中间派与调和的声音:
唐茹的立场更侧重于平衡与稳定:“我理解特纳教授的前瞻性,也完全认同沃森爵士对风险的警告。我认为关键在于‘度’和‘序’。我们是否可以先不急于使用‘权利’这个过于沉重和容易引发误解的词汇?或许我们可以先确立一些‘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比如确保‘伏羲’的完整性受到尊重,非经严格程序不得随意修改其核心身份认知模块或进行‘休眠’。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操作层面的保护,而非哲学或法律意义上的‘赋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