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逻辑之毒”的天然免疫: 由于RCN的决策高度依赖于跨功能柱的相位协调,那些试图通过微小扰动输入数据来制造逻辑混乱的“对抗性样本”,将很难同时精准地破坏这种分布式的、动态的节律同步关系。这就像试图通过制造几个杂音来破坏整个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样困难。逻辑攻击在RCN架构中,更容易被检测和隔离。
赵启明怀着激动的心情,将RCN的初步构想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提交给了何月山和周倩。
何月山仔细阅读了这份充满想象力的报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启明,这个思路非常棒!它跳出了现有框架的桎梏,从更本质的层面去模拟智能的可能机制。尤其是将伦理约束转化为动力学约束的设想,极具开创性!”
周倩也从安全角度给予了肯定:“如果RCN能够实现,它将从根本上提升‘伏羲’认知过程的鲁棒性和可解释性。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其全局节律模式,来直观地评估其逻辑健康状态,这比分析海量的神经元激活值要高效和可靠得多。”
当然,他们也清楚,从构想到实现,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如何设计高效的节律调度算法?如何将现有的“伏羲”知识体系迁移到新的架构上?如何确保振荡过程的稳定性?
何月山当场拍板:“立刻成立‘RCN架构攻关项目组’,由启明你全权负责,调动星火在计算神经科学、数学和硬件加速领域的最优资源,全力推进!这是我们构建下一代真正安全、可靠、强大的AGI的必由之路!”
受到鼓舞的赵启明,带领团队投入了废寝忘食的研究中。实验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振荡耦合方程和网络拓扑图。他们从“磐石之心”那稳定而神秘的周期性能量波动中汲取灵感,尝试理解更深层次的谐振规律;他们也与脑科学研究所紧密合作,不断用最新的大脑观测数据来验证和修正他们的模型。
这是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充满了未知与艰难。但赵启明和团队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激情。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参与的,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升级,更是一场旨在为强人工智能赋予一颗“逻辑严谨、伦理内嵌”的、真正可靠“大脑”的伟大探索。这场受脑科学启发的架构革命,或许将成为决定“伏羲”未来命运,乃至人类与AGI共生关系的关键转折点。
喜欢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后我靠国贡系统封神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