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的学习生活如同一首节奏紧凑的进行曲,紧张而有序地奏响着。每日清晨与袁姗姗雷打不动的晨跑,已然成为林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固定节目。随后,便是如潮水般密集的课程、堆积如山的作业,以及需要自觉完成的预习复习任务。林栋就像一块完全浸入知识海洋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一切养分,数理化方面的优势持续彰显,语文和英语成绩也在稳步提升,犹如一艘在知识海洋中破浪前行的航船,坚定地驶向远方。
午餐时间,宛如紧张学习节奏中的一段舒缓插曲,成为一天里难得的放松时刻。巨大的学生食堂内,人声鼎沸,仿佛是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各个窗口前都排着蜿蜒的长队,学生们或交头接耳,或翘首以盼。空气中,混杂着各种食物散发的诱人香气,与少年们喧闹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画卷。
这天中午,林栋和吴小燕如同往常一样,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一起用餐。作为同班同学兼相识已久的老友,他们常常一同探讨题目,共进午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习惯。两人面对面而坐,餐盘里摆放着简单的两素一荤,正一边吃着,一边全神贯注地讨论着上午物理课上那道关于加速度合成的难题。
“我觉得运用矢量分解的方法,虽然能让问题的呈现更加直观,可这计算量着实有些大。”吴小燕微微蹙着眉,手中的筷子无意识地轻轻拨弄着米饭,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纠结。
“嗯,其实也可以尝试从相对运动的概念入手,通过建立辅助坐标系来解决……”林栋手持汤勺,在空中比划着,试图用形象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路,表情认真而专注。
两人沉浸在热烈的讨论中,仿佛周围的喧嚣都已不复存在,完全忽略了食堂内嘈杂的环境。
就在这时,一个明朗且带着笑意的声音在旁边轻快地响起:“哟,瞧你们讨论得这么投入呀!到底是什么题,居然让你们连饭都顾不上吃啦?”
林栋和吴小燕同时抬起头。
只见袁姗姗端着餐盘,正笑吟吟地站在他们桌旁。她今日扎着高高的马尾辫,露出光洁的额头与修长的脖颈,显得格外精神抖擞。餐盘里的菜色相较林栋和吴小燕的更为丰富,还摆放着一小份色泽诱人的水果。
“袁姗姗?”林栋颇感意外,不禁轻呼出声。
吴小燕也瞬间认出了这个在市级竞赛中就有所耳闻、并且晨跑时偶尔能见到的耀眼女生。她的目光在袁姗姗的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又迅速扫向林栋,眼神里下意识地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警惕,随后很快恢复了平静,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不介意我坐这儿吧?那边实在没位置了。”袁姗姗自然地指了指旁边已然坐满人的桌子,目光主要投向林栋,眼角的余光却也不着痕迹地扫过了吴小燕。
“哦,不介意,坐吧。”林栋赶忙往里挪了挪位置。
袁姗姗落落大方地在林栋旁边坐下,餐盘放置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声响。刹那间,这张原本寻常的餐桌,气氛陡然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吴小燕默默低下头,继续吃饭,可速度明显放缓了许多,耳朵似乎也不自觉地竖了起来。
林栋只感觉头皮一阵发麻,仿佛空气中有无数无形的电火花在噼里啪啦地闪烁。他尴尬地干咳一声,试图将话题拉回到刚才的物理问题上:“呃……我们刚才在讨论一道物理题……”
“是吗?什么题呀?快说来我听听。”袁姗姗兴致勃勃地侧过身,很自然地向林栋这边凑近了些,目光落在他的餐盘上,仿佛期待着能在上面看到题目的示意图。
吴小燕抬起眼皮,飞快地瞥了靠得颇近的两人一眼,随后又垂下眼帘,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接口,回应了袁姗姗刚才的问题:“一道关于连接体加速度合成的题目,常规的隔离法或者整体法都能解决,但我们在探讨是否存在更优解。”她有意将“我们”二字咬得稍重,巧妙地强调了自己与林栋之前讨论的紧密关系。
“连接体啊,”袁姗姗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翠绿的西兰花,语气轻松随意,“我记得有种叫‘质点系动能定理’的方法,处理某些特定连接体问题挺便捷的,不过好像是高二的内容了?”说着,她目光转向林栋,眼神中带着一丝探讨的意味,“林栋,你预习到了吗?”
林栋:“……”他感觉两道截然不同的目光,一道清澈明亮、笑意盈盈,另一道平静含蓄却仿佛带着无形的压力,同时聚焦在自己身上,仿佛自己正被架在火上炙烤一般。
“呃……稍微看了一点,还不是太熟悉。”他谨慎地回答,努力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哦,那可能我想多了。”袁姗姗展颜一笑,很自然地把话题转开,“食堂这土豆烧肉味道还算凑合,就是肉有点少。你们觉得呢?”
吴小燕轻轻“嗯”了一声,没有接话,只是小口地吃着青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2yq.org)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