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的雨来得又急又猛,豆大的雨点砸在棕榈叶编织的布套上,发出“噼啪”的脆响,像无数只小手在拍打。林栋蹲在绞杀榕的气根下,看着传感器的新“外衣”——巨嘴鸟的喙用橙黄色的棕榈纤维编得又宽又厚,黑色的翅膀展开着,尾羽垂在身后,每片羽毛的边缘都嵌着细小的竹片,风一吹就发出“沙沙”声,像真鸟振翅。
“湿度98%,气温32℃,”姜小龙举着温湿度计,额头上的汗珠混着雨水往下淌,“江学姐说这地方的霉菌三天就能把普通设备包成绿球,咱们的巨嘴鸟布套能扛住不?”他指着布套腹部的透气孔,那里用细竹篾编了层网格,“这孔会不会太大?雨水渗进去怎么办?”
林栋用手指戳了戳巨嘴鸟的喙,硬挺的纤维微微回弹。“薛奶奶用蜂蜡和树胶的混合液泡过棕榈叶,”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你看这喙的内侧,有层透明的膜,是用橡胶树的汁液涂的,既能防水又能透气。竹片网格是王铁匠的主意,他说雨林的风邪,得让空气流通起来,不然设备会闷坏。”
袁姗姗蹲在旁边,往巨嘴鸟的尾羽里塞着什么。她的裤腿沾满了暗红色的泥土,是刚才在腐叶层里崴脚时蹭的。“这是晒干的樟树叶,”她举起一小把褐色的碎叶,带着股清凉的香气,“薛奶奶说雨林的虫子怕这个,塞在尾羽里能防白蚁和蟑螂。你看这鸟眼,我用两颗相思豆缝的,既能当配重,又能反射阳光——刚才有只真巨嘴鸟飞过来,还以为是同类,对着布套叫了半天呢。”
远处传来砍刀劈砍藤蔓的声音,向导阿吉穿着蓑衣走过来,草帽的边缘淌着水。“前面有片积水潭,正好适合放传感器,”他指着布套上的巨嘴鸟图案,忽然咧开嘴笑,“你们这鸟儿编得比寨子里的祭祀面具还像,刚才我家的猎犬对着它狂吠,被我敲了一棍子才消停。”
林栋调出布套的设计图,巨嘴鸟的羽毛纹路与阿吉描述的“雨林信使”完全一致——翅膀上的白色斑点、尾羽末端的黄色条纹、甚至喙尖的那点黑色,都用不同粗细的棕榈纤维细致编出。“是江慧玲根据你给的视频画的图,”他笑着说,“她说鸟类对同伴的形态最敏感,这样能减少飞鸟的冲撞。”
阿吉忽然指着巨嘴鸟的爪子:“这钩子是啥?”袁姗姗演示着把爪子上的倒钩挂在气根上,布套立刻像只停在树上的巨嘴鸟,稳稳悬在半空:“这是‘攀援爪’,雨林的树干滑,钩子能抓住任何凸起,哪怕是片苔藓。薛奶奶说就像猴子的爪子,再陡的树也能爬上去。”
午后的雨林突然响起雷鸣,豆大的冰雹砸下来,打在棕榈叶布套上发出“咚咚”的闷响。林栋他们躲在大树的板根下,看着传感器的布套自动切换模式——巨嘴鸟的翅膀突然合拢,尾羽向上翘起,像把撑开的伞,将设备的核心部件完全护住,喙部的竹片网格也随之收紧,只留下细小的缝隙。
“强对流预警启动了!”姜小龙举着信号增强器,雨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进领口,“江学姐说这布套的翅膀是‘智能折叠’结构,竹片里嵌了记忆金属丝,遇强风会自动闭合。你看这喙部的角度,正好能把雨水引向侧面,不会往设备里灌!”
袁姗姗用树枝拨开布套周围的积水,发现巨嘴鸟的羽毛纤维都在微微膨胀。“这是在吸收潮气,”她指着翅膀内侧的细棉线,那是用木棉纤维纺的,此刻已经吸饱了水,却一点没往设备里渗,“薛奶奶教我在棕榈叶里织了层木棉衬,能像海绵一样锁水,等天晴了再慢慢晾干。你闻,樟树叶的香味更浓了,雨水泡过之后,驱虫效果反而更好。”
冰雹中传来树干断裂的巨响,阿吉大喊着“快跑”,拽着他们往高处的岩石堆转移。林栋回头时,看见传感器的布套正顺着气根缓慢移动,巨嘴鸟的喙部在前,尾羽在后,像只受惊的鸟,朝着稳固的树干挪动。
躲到安全地带后,姜小龙立刻打开对讲机:“江学姐!传感器还在动!它自己找到棵大榕树了!”江慧玲的声音带着电流声传来:“那是‘避险算法’在起作用,布套里的震动传感器能感知危险,攀援爪会自动选择最安全的路线……别担心,它比咱们懂雨林的脾气。”
雨停时,夕阳的金光透过枝叶的缝隙照下来,给雨林镀上了层斑驳的金斑。林栋他们回到原地,发现传感器已经“飞”到了大榕树的树洞里,棕榈叶布套上的冰雹正在融化,巨嘴鸟的轮廓在水汽里若隐若现,像刚从暴雨中归来的真鸟。“你看这组数据,”林栋调出后台记录,“冰雹最密集的时候,它每分钟移动30厘米,正好避开了砸落的断枝。”
袁姗姗掏出针线,修补布套被冰雹砸破的地方。她用的线是棕色的,在棕榈叶上几乎看不见痕迹:“这是用阿吉给的桫椤纤维纺的线,比棉线结实十倍。薛奶奶说补的时候要顺着羽毛的纹路,就像给鸟梳理羽毛,既好看又结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2yq.org)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