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湖的冬雪落得绵密,米酒作坊的烟囱里升起笔直的白烟,与湖上的雾气缠在一起。薛奶奶坐在火塘边,膝头摊着块未完成的拼布——中央是和平鸽布套的轮廓,周围缀着七大洲的布料碎片:亚马逊的雨林棕、撒哈拉的沙砾黄、挪威的极光蓝……最显眼的是鸽心位置,缝着颗饱满的红豆,用雪湖的棉线缠了七圈,像颗跳动的朱砂痣。
“小林他们说,联合国的鸽子布套上了新闻,”老人用银簪挑开火塘里的炭,火星溅在拼布的边缘,“这红豆得用米酒泡过才灵,去年酿的‘桂花香’正好开封。”她从墙角拖出个陶坛,揭盖时酒香漫出,混着炭火的暖意,在作坊里织成张温柔的网。
林栋站在南京大学实验室的窗前,看着楼下的银杏树落尽了叶。屏幕上,和平鸽布套的全球巡展路线正缓缓更新:从纽约联合国总部到巴西雨林保护区,从挪威峡湾监测站到非洲草原生态区……每个站点都标注着新增的布料:纽约的梧桐絮、里约的红木屑、奥斯陆的云杉针、内罗毕的金合欢粉。“薛奶奶寄的红豆线收到了,”他指着屏幕上鸽心位置闪烁的红点,“江学姐把它编成了核心算法,现在每个监测点的数据都要经过‘红豆校验’——就像奶奶说的,得带着真心才能测准。”
江慧玲调试着全息投影,和平鸽的影像在实验室中央展开,翅膀上的布料碎片随着数据流动微微颤动。“你看这组关联数据,”她指着鸽翼与地球仪的交叠处,“亚马逊的红木屑湿度上升3%,对应挪威云杉针的温度下降0.5℃,这说明全球气候的联动比我们想的更紧密。薛奶奶的红豆线就像个‘情感枢纽’,把看似无关的监测点连成了家。”
姜小龙正在给第二代布套模型上色,雏鸟的翅膀用可降解材料制成,边缘嵌着极细的植物种子。“这是薛奶奶特意选的‘四海豆’,”他用小刷子蘸着颜料,给雏鸟的腹部点上红豆纹,“埋在土里能发芽,长出的豆荚里会结七种颜色的豆子,对应七大洲的生态特征。王铁匠说要给雏鸟加个铜制的‘地球项圈’,刻上所有监测点的坐标。”
袁姗姗将各国寄来的布料样本分类入册,最新收到的是内罗毕寄来的马赛族披风碎片,上面还沾着金合欢的花蜜。“肯尼亚的科学家说,他们按薛奶奶的法子,用长颈鹿鬃毛编了布套,”她翻开相册,里面贴着布套在草原上的照片——长颈鹿布套的脖子能随着旱季雨季伸缩,鬃毛里藏着测降雨量的感应丝,“当地的马赛人说这是‘草原信使’,每天都有人给布套系上祈福的红绳。”
午后的雪湖突然放晴,阳光透过作坊的木窗,在拼布上投下菱形的光斑。薛奶奶将泡好的红豆线晾在屋檐下,线绳上的米酒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串微型的地球仪。湖面上,鲤鱼布套正随着冰层的融化轻轻浮动,银丝鳞片反射的光与屋檐下的红豆线遥相呼应,像条跨越天地的银链。
“李局长说县里要建个‘生态布套博物馆’,”老人用剪刀修剪着线头,拼布上的和平鸽渐渐有了神采,“让我把这些布料都捐出去,给娃娃们讲讲布套的故事。我说得等联合国的鸽子飞回来,带着全世界的布片,凑成完整的地球 quilt(拼布被)。”
实验室里,林栋他们正为和平鸽布套的“归巢仪式”做准备。姜小龙设计的归巢路线图上,标注着每个站点的“告别仪式”:在纽约,工作人员会给布套系上梧桐叶书签;在里约,土着居民会唱送别的雨林歌谣;在奥斯陆,孩子们会往布套的尾羽里塞极光收集瓶……最后一站是雪湖,薛奶奶准备了新酿的米酒,要给布套“洗尘”。
“薛奶奶说归巢那天要下雪才好,”袁姗姗翻看着天气预报,“雪湖的冬雪能涤荡尘埃,就像给地球洗了个澡。她还说要在作坊门口种棵‘经纬树’,把和平鸽布套的红豆线埋在树下,让树的年轮里长出七大洲的纹理。”
江慧玲调出归巢仪式的全球直播方案,屏幕上,不同时区的人们正对着镜头展示为布套准备的礼物:挪威的孩子画了极光下的布套,巴西的画家绘了雨林巨嘴鸟与和平鸽共舞,中国的小学生用红豆拼出了地球的形状。“这就是薛奶奶说的‘相思力’,”她指着屏幕上滚动的祝福弹幕,“科技能测量数据,但情感才能让数据有温度。”
傍晚的雪湖开始飘雪,薛奶奶把拼布铺在堂屋的长桌上,村里的老人们都来看热闹。张大爷摸着拼布上的亚马逊布料,想起年轻时在林场的日子:“这布摸着跟咱们的树皮布一个感觉,都是草木做的,连着大地的气。”李奶奶给和平鸽的翅膀缝上朵雪湖的冰凌花:“让鸽子带着咱雪湖的冰,告诉全世界这里的水有多清。”
实验室的灯光彻夜通明,林栋他们对着屏幕,看着和平鸽布套在全球的最后一段旅程。在非洲草原,马赛人围着长颈鹿布套跳舞,给和平鸽布套系上象征勇敢的豹尾毛;在澳大利亚大堡礁,潜水员给布套挂上珊瑚虫培育的小珊瑚;在南极科考站,科学家们用冰芯给布套做了个“水晶冠”,里面冻着南极的空气样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请大家收藏:(m.2yq.org)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