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三点。
黄浦江的江水,黑得像一匹不见边际的绸缎,只有偶尔驶过的巡逻艇,用探照灯撕开一道转瞬即逝的口子。
位于杨树浦尽头的一间废弃仓库内,空气冰冷而凝滞。
这里,是“鬼狐”在上海的巢穴。
刺耳的“滴滴”声,如同鬼魅的催命符,突兀地划破了死寂。
林薇坐在那台伪装成普通收音机的电台前,神情专注。她的手指,在电键上飞快地敲击着,清脆的声响在空旷的仓库里,回荡出一种冰冷的节奏。
她的对面,赵峰正抱着一把拆解开的柯尔特M1911手枪,用一块浸了枪油的鹿皮,一丝不苟地擦拭着每一个零件。
自从宣誓效忠后,他便成了这间仓库里,唯一的常住客,也是林薇最信任的影子。
电码声戛然而止。
林薇摘下耳机,拿起铅笔,在那本用特殊药水浸泡过的密码本上,迅速地将刚刚接收到的一连串数字,翻译成汉字。
她的脸色,随着每一个字的出现,变得愈发凝重。
“南京,加急。”她头也不抬地说道。
赵峰擦拭枪管的动作,停顿了一下。他知道,能让南京总部动用这条绝密线路,并发来“加急”密电的,绝非小事。
林薇将翻译好的电文,推到赵峰面前。
电文很短,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杀气。
“据可靠内线密报,代号‘太阳’之日资纺织厂,近期从台湾基隆港,秘密运抵一批伪装成工业原料之‘特殊化学品’。
总部研判,该批化学品极可能是日军陆军部正在研发之新型窒息性毒气‘绿十字’之关键前体。
命令:‘狐刺’小组,于十日之内,不惜一切代价,查明并彻底摧毁该批化学品及其仓库。
——戴笠,亲令。”
“毒气……”赵峰看着这两个字,眼神瞬间变得冰冷。
他想起了一二八淞沪抗战时,那些在日军毒气弹攻击下,口吐白沫、痛苦死去的兄弟。
那是一种连哀嚎都发不出的、最绝望的死亡方式。
“戴老板这次,是下了死命令。”林薇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的波动。
但赵峰能感觉到,她周身的气场,变得更加锐利。
“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摧毁。”
她重复着这几个字,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的砝码,压在两人的心头。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刺杀。
一个能被用来存放如此重要物资的仓库,其安保等级,可想而知。
要将它从物理上彻底抹除,需要的是最专业的爆破技术,和足以夷平一座小楼的炸药。
赵峰虽然是顶尖的刀手,但在爆破领域,他是个彻底的门外汉。
“队长,需要我联系上海站的人吗?”赵峰问道。
军统上海站,名义上还有几个负责外围行动的爆破手。
“不行。”林薇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第一,那些人技术粗糙,最多只能炸个汽车,让他们去炸日军的秘密仓库,无异于送死。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南造芸子已经到了上海。
上海站那些早已暴露在日特视线里的外围人员,只要一有异动,南造芸子那条毒蛇,立刻就会嗅到血腥味。
我们不能打草惊蛇。”
林薇站起身,走到仓库最深处,那里堆放着几个不起眼的木箱。
她撬开其中一个标着“南洋土特产”字样的木箱,从厚厚的木板夹层里,取出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扁平的铁盒。
铁盒里,没有金条,也没有武器。
只有十几份薄薄的牛皮纸档案。
档案的封皮上,都用红色的墨水,盖着两个触目惊心的篆字——“绝密”。
这是南京总部下发的、一份关于“在野特殊人才”的备选档案。
上面记录的,都是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流落在民间,但身怀绝技、且经过初步政审的前军统人员或军方技术人员。
他们是军统的“休眠资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被启用。
林薇打开铁盒,一份份地翻阅着。
大部分档案上,都用红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旁边标注着“已死亡”、“已叛变”或“已失联”。
这条战线上,人命,比纸还薄。
她的手指,最终停留在了一份已经微微泛黄、边角都起了毛边的档案上。
照片上的男人,约莫三十多岁,穿着一身笔挺的军工技师制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眼神明亮而自信,嘴角带着一丝属于技术人员特有的骄傲。
姓名:刘振声。
绰号:“老猫”。
年龄:四十三岁。
特长:前金陵兵工厂首席技师,精通德式、日式各类炸药,尤其擅长利用民用化学品,现场调配高爆炸药。
“就他了。”林薇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赵峰凑过来看了一眼。当他看到档案的附注履历时,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了起来。
履历:三年前,因兵工厂火药库“意外”爆炸事故,被军事法庭判定为“重大责任人”,革除军籍,入狱一年。一年前,因“证据不足”,提前释放。据最新情报,此人目前……在江南造船厂,当一名临时苦力。家庭情况: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目前状态:终日酗酒,精神颓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谍战:孤身入敌营请大家收藏:(m.2yq.org)谍战:孤身入敌营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