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从“杠精聚合体”和“逻辑黑洞”那里学到的精髓:攻击规则本身的基础逻辑。
绩效恶魔的显示屏出现一丝雪花噪点,数据流速度明显放缓。“标准……即是最优解……效率至上……”
“至上个屁!”林舟趁势追击,忍着脑海里的倒计时噪音,将“键盘幻听症”的力量灌注到声音里,“真正的效率是可持续发展!是激发创造力!你这种无限压榨的模式,只会导致系统性的 burnout(倦怠)和最终崩溃!这在项目管理里叫‘透支未来’!你的核心算法存在致命BUG!”
这番结合了歪理、部分真相和情绪宣泄的“抬杠”,似乎对由纯粹绩效观念构成的恶魔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冲击。它的表格身体开始出现错乱的数据,打印纸带纠缠在一起,旋转的齿轮也发出了卡顿的摩擦声。它对“崩溃”、“BUG”这类概念似乎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
就在这时,一阵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舒缓钢琴曲响起。只见苏野不知何时溜达到了迷宫边缘,正用一个老式便携CD机(天知道他从哪找来的)播放着冥想音乐,他还试图给一个正在像素化的探查员隔间贴上“员工减压角”的标签。
“林专员,跟它聊点轻松的!比如……午休时间看云彩像不像小动物?”苏野一脸真诚地建议道。
绩效恶魔的处理器似乎无法理解“看云彩”这种毫无效率可言的行为,显示屏上的数据乱码更严重了。
林舟抓住这宝贵的干扰机会,将全部意志力集中在键盘手指上,不再是胡乱敲击,而是试图编写一段简短的、蕴含“休息权”和“个性化价值”概念的“反规则”代码,像病毒一样射向恶魔的核心齿轮。
“滋啦——!” 齿轮猛地停转,表格人形剧烈抖动,最终散落成一地不断消失的数据流。无限的办公室迷宫如同潮水般退去,露出了原本的扫描中心老旧机房。三名失联的探查员晕倒在地,身体逐渐恢复实感,但脸上还带着深深的疲惫。
收容成功。但林舟的左眼,那个效能评估值并未消失,反而凝固成了一个灰色的、无法消除的“99.7%”数字,像一块刻在视野里的烙印。更糟的是,他开始不受控制地计算身边一切活动的“效率”:走路步频、呼吸间隔、甚至思考的速度……
回到宿舍,他精疲力尽,却无法真正放松。那个灰色的数字和脑海里的倒计时如同跗骨之蛆。他打开电脑,想写报告,却习惯性地先优化起了文档格式。
一封新邮件提示弹出。发件人又是“???”。内容只有一张高糊的截图,像是某个监控录像的片段:画面里,年轻的苏晓站在一个类似图书馆借阅台的地方,似乎正在登记借阅一本厚厚的、封面古朴的书。书的标题模糊不清,但隐约可见“集体潜意识编码基础”几个字。截图角落的日期,恰好是苏晓失踪前一周。
邮件的标题是:“她借走的,不是书。”
林舟盯着屏幕,试图从那模糊的图像中找出更多线索。突然,他宿舍的灯光猛地闪烁了几下,然后彻底熄灭。并非跳闸,因为窗外整个档案馆区的灯光也依次暗了下去,陷入一片死寂的黑暗。只有他笔记本电脑的剩余电量,支撑着屏幕发出微弱的光,映照着他惊疑的脸。
在绝对的寂静中,他视野里那个灰色的“99.7%”效能值,突然跳动了一下,变成了鲜红色的“100%”。
一个冰冷的、毫无感情的电子合成音,直接在他颅内响起: “终极考核……开始。”
喜欢异常收容档案库请大家收藏:(m.2yq.org)异常收容档案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