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超前的战术和不怕死的血性,不够。
这个时代的战争,说到底,是钢铁和火焰的比拼。
部队需要更猛的火力,需要更科学的训练,需要更结实的工事。
只有这样,才能在往后的仗里,让更多的弟兄活下来。
他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开始画着什么。
画的不是战术图,而是一些草图。
有关于如何改进现有的迫击炮,提升射程和威力的构想。
有关于如何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单兵战壕和机枪掩体构筑体系的草案。
甚至,还有关于如何建立一套士官培养制度,把战斗经验系统地传下去的初步框架。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或许没人能懂。
但李逍遥清楚,这才是独立团,乃至整个八路军,未来的路。
“还没睡?”
赵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面疙瘩走了进来。
他把碗放在桌上,看了一眼李逍遥画的那些图,眼神里有些疑惑,但更多的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信任。
“打了一天,不累?”
“睡不着。”
李逍遥放下铅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他指着沙盘上一营阵地那块,上面密密麻麻代表伤亡的标记。
“老赵,你说,咱们打仗,图个啥?”
赵刚愣了一下,随即也沉默了。
他看着李逍遥疲惫的样子,低声说:“图咱们的后辈,不用再打仗。图这片地上的人,能挺直腰杆活。”
“是啊。”
李逍遥长长吐出一口气。
“所以,咱们这些带兵的,担子更重。”
“不光要打赢,还得想办法,让跟着咱们的弟兄们,能活到胜利那天。”
赵刚看着李逍遥那双熬得通红,却依旧清亮的眼睛,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越来越能看懂这个搭档了。
他身上,没有李云龙那种张扬的匪气,也没有丁伟那种内敛的精明。
他更像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赶路人。
他想的,永远比别人更远。
“牺牲,总是难免的。”
赵刚的声音很轻。
“但我们可以让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对。”
李逍遥点了点头。
“用技术,用战术,用咱们能用上的一切法子,去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他端起那碗已经有些凉了的面疙瘩,大口地吃了起来。
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去想更多的事。
赵刚看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这次缴获的战利品里,有样东西挺麻烦。”
“什么?”
“马。”
赵刚走到沙盘边上,指着一片空地。
“除了伤得太重和被打死的,咱们缴获了鬼子完好的东洋战马,足足五百多匹。另外,还有三百多个活的骑兵俘虏。”
“这么多马,每天光吃草料就是个天文数字,咱们根据地可养不起这么多金贵的玩意儿。”
“还有那些俘虏,怎么弄?都是骑兵,放了,就是放虎归山。杀了,又不合政策。”
这问题,确实麻烦。
李逍遥放下碗,擦了擦嘴。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五百多匹战马”的数字上,眼睛里,却慢慢地透出一道光。
一道让赵刚有些熟悉的,猎人发现新猎物的光。
他走到地图前,看着晋西北广袤的山区和平原,嘴角勾了起来。
养不起?
谁说要养着了?
这批巨大的战利品,不是累赘。
它将是独立团下一次脱胎换骨的本钱。
喜欢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血战山西到解放全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