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旅馆的房间,林可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显示着那个复杂到令人炫目的“反X物质”分子结构图。
杜恒跨越生死传递的密码,此刻却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她面前。
顶级实验室、精密仪器、稀有试剂…这些合成必需的资源,对她这个被通缉的逃亡者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
等待“守夜人”的回应,如同在暴风雨中等待一艘不知何时才能抵达的救援船。
而陆浩宇这条被逼到悬崖边缘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的噬咬。
时间,成了最奢侈也是最危险的东西。
被动藏匿,只会坐以待毙。
……
一个大胆、甚至带着疯狂意味的计划,在林可冰冷而决绝的头脑中逐渐成型。既然合成无望,等待渺茫,那不如…主动出击!用她手中唯一的筹码,点燃一场足以焚毁一切的烈火,逼迫那条毒蛇现身!
她需要一场风暴,一场足以撕裂明德大学表面平静、让陆浩宇彻底失去方寸的风暴!
林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她再次启动那台经过多重跳板、接入暗网特定加密节点的笔记本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如同在演奏一首死亡进行曲。
她登录了那个曾发布《明德大学连环谋杀与未知神经毒素“X”报告》的国际科研论坛加密板块。账号:“化学家_蝉”。
标题栏,她敲入一行足以引爆整个化学和神经科学界的文字:
【重大突破】明德“X物质”前体实物获取!关键合成路径(MOF载体稳定化)及逆向工程即将启动!附:前体关键参数(NMR/元素分析)
正文部分,她摒弃了所有情绪化的控诉,只留下冰冷、精准、足以让任何专业人士无法忽视的技术细节:
“X物质”前体确认: 成功获得代号“P-X 前体”的黑色粉末样品(基于可靠来源)。
关键特性:
元素分析结果: (列出关键元素比例:C, H, F, N, O, 以及微量金属M)。
核磁共振(NMR)核心特征峰: 清晰指向一种高度有序的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并捕获到被MOF孔道稳定束缚的、具有独特化学位移的活性有机前体分子信号(描述关键化学位移δ值范围)。
稳定性警告: 样品在特定条件(如光照、微湿环境)下表现出异常放热反应,存在潜在失控风险(暗示其与爆炸案的可能关联)。
核心突破: 基于对前体结构的深入解析,已锁定其作为“X物质”关键合成载体与稳定化平台的核心作用。逆向工程目标明确: 解析MOF结构,释放/激活前体分子,重建“X物质”(P-X)的完整合成路径。
声明: 逆向工程将在绝对安全、独立的环境下进行。完整数据及成果,将在验证无误后,向国际科学伦理监督机构及执法部门提交,作为指控相关责任人(包括学术欺诈、谋杀、非法武器研究)的关键证据。
最后通牒(隐含): “X物质”及其前体的存在、特性及危害性已无可辩驳。任何试图阻挠真相揭露、毁灭证据或威胁研究者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对科学伦理与国际公义的宣战。
她将之前利用破旧仪器独立完成的、关于“P-X 前体”的NMR和元素分析关键数据截图,作为附件上传。这些数据虽然简陋,但特征鲜明,足以让内行看出门道,证实其并非空穴来风。
检查无误。
林可的手指悬在回车键上,微微颤抖。这一键按下,将再无回头路。她将彻底暴露在陆浩宇最疯狂的怒火之下,也将把自己推向国际旋涡的中心。
手臂上的针孔印记传来一阵灼热的刺痛,仿佛杜恒在无声地催促:去做!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重重按下了回车!
帖子瞬间发出!
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短短几分钟内,帖子下方如同火山喷发般涌现出海量的回复!
震惊与质疑: “上帝!他们真的拿到了实物前体?!” “MOF载体稳定化…天才而可怕的设计!” “NMR数据特征峰吻合度很高!不像伪造!” “逆向工程?!他们疯了吗?那东西极度危险!”
技术讨论: “从元素分析看,金属M很可能是锆或铪…” “那个化学位移δ7.8-8.2的峰,指向高度缺电子的芳香体系…” “放热反应…需要极其严格的无水无氧低温环境!”
声援与警告: “支持揭露真相!务必注意安全!” “蝉,你的勇气令人敬佩!国际力量在关注!” “当心幕后黑手的反扑!他们绝不会坐视!”
恐慌与呼吁: “必须阻止‘X物质’合成路径被完全掌握!” “明德大学必须给全球科学界一个交代!”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应该介入!”
帖子以病毒般的速度被转发、引用、讨论,迅速从专业论坛蔓延到更广泛的学术媒体和社交媒体,#明德X物质前体 #MOF致命载体 #逆向工程倒计时 等词条开始出现。一场席卷全球科学界和舆论的风暴,被林可亲手点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致命重生:化学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