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低沉的启动音响起。巨大的机械臂如同沉睡的巨人苏醒,关节发出极其细微的液压传动声,流畅而精准地移动到操作台上方。顶部的多光谱显微探头降下,一道冷白色的高精度光束精准地打在那支承载着杜恒最后意志的微型注射器残余部件上。
“目标:逆向解析未知化合物‘中和剂’。” 林可的声音通过内置麦克风传出,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在寂静的舱室内回荡,“第一步:残存物无损采样与初步光谱分析。”
机械臂末端纤细的探针,在计算机视觉引导下,以微米级的精度探入注射器的内部腔道。高倍显微图像实时传输到主屏幕上,显示出内壁上附着的极其微量的、呈现出奇异淡金色光泽的结晶颗粒。探针轻触,利用分子间作用力吸附住几颗结晶,随即收回。
“样本已采集。启动微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及拉曼光谱扫描。”
结晶被送入微型样品舱。无形的光束扫过。控制台屏幕上,代表化学键振动吸收和散射的光谱曲线开始飞速跳动、生成。复杂的峰谷图谱如同天书般展开。
“检测到异常强吸收峰……” 监控频道里,传来外部张工略显惊讶的声音,“位置在……1650 cm?1(酰胺I带?强度异常高!),1280 cm?1(C-F键伸缩振动!非常强!),以及……一个极其尖锐、从未见过的峰在……4100 cm?1附近?!这……这超出了常规有机键的范围!”
林可的心脏猛地一缩。1650,酰胺键,可能是肽类结构?1280,C-F键,印证了杜恒分子式上的氟!而那个诡异的4100……那是什么?
“拉曼光谱显示……在1800-2000 cm?1区域有极其微弱的散射峰……像是……金属羰基化合物?但又不对……” 张工的声音充满困惑。
金属?羰基? 林可的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跳动的图谱,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杜恒留下的分子式片段……含氟杂环……季铵盐……还有这个……金属元素?一种全新的、从未被设想过的杂化结构?!
“启动高分辨质谱(HRMS)联用激光解吸离子化(LDI)!” 林可果断下令。常规的ESI(电喷雾离子化)可能破坏这种奇特的结构。
微量的结晶在极细的激光束下瞬间气化、电离。超高分辨率的质谱仪如同最精密的猎手,捕捉着每一个离子的精确质量。
主屏幕上,质谱图如同星辰般展开。一个极其复杂的同位素峰簇出现在视野中央!
“精确质量数计算……” 张工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母离子 [M+H]+:1023.4876!同位素峰分布……吻合!分子式……推算为……C??H??F?N?O??……Co?!” 他倒吸一口冷气,“钴元素?!这个分子量……还有钴?!”
钴! 林可的瞳孔骤然收缩!杜恒分子式上那个被圈出的原子!那不是碳,不是氮……是金属钴!一个被巧妙地嵌入复杂有机骨架中的过渡金属中心!这就是“中和剂”的核心!它根本不是一个纯粹的有机分子,而是一个前所未见的、含钴的金属有机杂化分子!
杜恒……你究竟创造了什么?!
巨大的震撼如同电流般贯穿全身。她猛地调出手臂上那个被放大的分子式纹身投影,目光死死锁定在那个被圈出的原子位置旁,那个极其微小的手性符号(R/S)!
“手性!钴中心周围配体的绝对构型是关键!” 林可脱口而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中和剂的结构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错误的构型可能无效甚至剧毒!”
屏幕上,分子建模软件根据质谱推断的分子式和FTIR拉曼提供的碎片信息,结合林可手臂上那个核心片段,开始疯狂地构建、旋转、优化。一个庞大、复杂、如同精密机械般的三维分子模型逐渐在虚拟空间中成型——中心是一个钴离子,被扭曲的含氟大环配体螯合,延伸出复杂的季铵盐链和几个手性中心明确的肽链结构。整个分子散发着一种冰冷而神秘的美感,像一件来自未来的武器。
“模型初步稳定!核心结构吻合度87%!” 张工的声音带着惊叹。
“好!” 林可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目光转向另一个目标,“第二步:解析‘P-X前体’分子结构,建立与中和剂的关联模型!”
机械臂转向那个装着黑色粉末的小瓶。瓶盖被精密开启。极其微量的粉末被取样,送入旁边的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固态核磁共振仪(SSNMR)。
屏幕上的图谱再次变幻。XRD显示出尖锐的衍射峰。
“是晶体!高度有序!” 张工迅速分析,“晶胞参数……空间群……初步判断是……金属有机框架(MOF)!结构类似……但掺杂了……等等,SSNMR显示有异常强的1?F信号和……13C信号位移异常……这结构里有大量的氟原子和……某种特殊的有机配体,与钴有强配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致命重生:化学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