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天文台的地下,时间仿佛凝固在另一个维度。
厚重的混凝土穹顶隔绝了外界的光线和声响,只有通风系统低沉、单调的嗡鸣,以及仪器运行时发出的微弱电流声,构成一种压抑的背景音。空气里弥漫着尘埃、旧金属、以及浓烈化学试剂混合的味道,冰冷而滞重。
这里曾是李云生(云博士)的秘密堡垒,如今成了林可铸造“基石”的最后熔炉。
临时改造的实验台紧贴着冰冷粗糙的石壁,上面布满了各种仪器:一台老式但精密的真空惰性气体操作箱、经过特殊加固的微型高压反应釜、闪烁着指示灯的温控系统、以及连接着复杂管线的超低温冷阱。许多设备都带着明显的改装痕迹和应急拼凑的意味,像一件件从末日废墟里抢救出来的武器。厚重的铅板被临时焊接在几个关键区域,提醒着这里进行的是何等危险的作业。
林可站在操作台前,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脸色在冷光源下显得异常苍白。脚踝的扭伤依旧隐隐作痛,但早已被高度集中的意志和持续的肾上腺素所压制。她的动作精准、迅捷,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每一次取样、每一次称量、每一次阀门调节,都像在拆解一枚极度精密的炸弹。
杜恒的笔记摊开在她手边,翻到关键的一页,上面潦草的公式和参数如同指引航船的星图。旁边,是她那台物理断网的便携电脑,屏幕上显示着经过无数次优化迭代的稳定化MOF模型——那闪烁着蓝色稳定节点的精微结构,是她脑海中最清晰的图景,也是她此刻唯一的信仰。
合成,已进行到最凶险的阶段——锕系元素络合物的引入与MOF框架的最终组装。
那微量的、从陆浩宇实验室废墟中找到的灰白色粉末(Ac-227络合物),此刻正静静地躺在手套箱内的石英坩埚中。它是催化剂,是引信,是赋予“基石”稳定时空褶皱能力的核心。但它也是极度危险的放射源,操作稍有不慎,或者反应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林可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她通过厚重的橡胶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机械臂,将预先精确配制好的有机配体溶液,如同滴入神只之眼般,一滴一滴地加入装有锕系络合物的坩埚。
“嗡——”
就在溶液接触粉末的瞬间,手套箱内猛地爆发出一阵肉眼可见的、极其细微但频率极高的能量涟漪!空气仿佛都扭曲了一下!操作箱的强化玻璃甚至发出不堪重负的“咯吱”声!同时,林可手臂上的针孔印记如同被烙铁烫到,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痛和强烈的脉动!这脉动不再仅仅是警示,更像是一种…共鸣!仿佛她脑海中的模型、坩埚中的反应物、以及维度夹缝中杜恒的痛苦感知,通过这个印记连接成了一个共振回路!
“稳定…坚持住…” 林可咬着下唇,几乎尝到了血腥味。她强行忽略手臂的剧痛和眼前因能量冲击产生的短暂重影,全神贯注地盯着坩埚内的反应。溶液与粉末接触处,并非剧烈反应,而是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缓慢的深蓝色光芒晕染,如同星云在微观世界诞生。这是关键的能量耦合点!她必须精确控制温度、搅拌速度和后续前体的滴加速度,稍有偏差,耦合失败,轻则前功尽弃,重则引发剧烈副反应甚至爆炸!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汗水浸透了她的后背,额前的碎发黏在皮肤上。她不断地参照杜恒的笔记和脑海中的模型,微调着参数。针孔印记的脉动如同战鼓,催促着她,也反馈着反应釜内那微妙而危险的平衡。她甚至能“感觉”到那新生的MOF框架在能量湍流中艰难地自我组织、延伸、寻找着最稳定的拓扑构型。
突然,通讯器上代表“守夜人”的加密指示灯急促闪烁起来!一条最高优先级信息弹出:
【守夜人】:“警报!蒋昊活动异常!携带不明设备进入QCMS中心地下管网区!路径指向…B7区外围!周启明团队‘信标’实验提前启动!阵列能量读数异常飙升!预计临界点大幅提前!干扰协议‘量子噪音’过载!坚持住!‘云’可能被迫提前行动!”
林可的心猛地一沉!提前了!星N生物科技和周启明也嗅到了危险,他们决定孤注一掷!蒋昊携带的设备,很可能是用于强行稳定B7区或者加速实验的装置!李云生(云博士)被迫提前行动的风险剧增!而她的“基石”…还在最脆弱的成型阶段!
压力如同实质的巨石轰然压下!林可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了一下。
手套箱内,一滴后续前体溶液的滴落角度出现了极其微小的偏差!
“糟了!”
就在这一瞬间,坩埚内那缓慢晕染的深蓝色光芒骤然变得刺眼、紊乱!整个手套箱内部爆发出强烈的、不稳定的能量闪光!仪器发出刺耳的警报!温度读数疯狂飙升!针孔印记传来撕裂般的剧痛,伴随着杜恒意识碎片中一声模糊却极度痛苦的嘶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致命重生:化学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