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院顶层的病房再次被深夜的寂静笼罩。
窗外,校园重建工地的灯光如同遥远的星群,映在玻璃上,模糊了内外的界限。病房内,只有心电监护仪规律的低鸣和呼吸机轻柔的嘶嘶声,编织着单调的安眠曲。
林可坐在病床边的阴影里,轮椅被她推到一旁。她拒绝了护士让她回自己病床休息的建议。一盏低瓦数的阅读灯在床头柜上投下昏黄的光晕,照亮了她面前摊开的物品:杜恒那本饱经沧桑的笔记,一台厚重的、完全物理断网的加密军用级笔记本电脑,以及几张打印出来的、极其复杂的分子结构图和微分方程草稿。空气中弥漫着止痛药和消毒水的味道,以及一种无形的、紧绷的思维张力。
大脑深处的钝痛如同永不停歇的低音鼓点,每一次集中精神都像在布满荆棘的泥沼中跋涉。背部的固定带限制了她的动作,脚踝的旧伤也隐隐作痛。但这一切生理上的不适,都被一种更强烈的意志强行压制下去。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杜恒笔记上那些潦草的公式、在电脑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库信息、以及病床上杜恒那苍白的手指之间来回穿梭。
手臂上的针孔印记散发着恒定的、微弱的幽蓝荧光,像一块冰冷的灯塔,指引着她在意识的迷雾中前行。
“静默方程式”。
杜恒指尖那无意识划动的、未完成的化学式起笔,如同一个来自深渊的谜题,一个被困灵魂的无声呐喊。林可将高清监控捕捉到的所有片段都导入电脑,用最先进的图像分析软件逐帧放大、增强、轨迹追踪。那细微的划痕,在屏幕上被还原成放大了无数倍的、由像素点构成的线条。
起笔…一个略带弧度的短横,紧接着是一个微微上挑的折角…像是一个扭曲的“7”,又像一个未闭合的环…
这模糊的轨迹指向了无数种可能。碳链?杂环?金属配位键?数据库比对如同大海捞针,每一次输入特征,返回的都是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结构,让人绝望。
“锕系元素…Ac-227…” 林可低声呢喃,指尖划过笔记上关于Ac-227络合物催化MOF框架组装的关键参数。这是她最坚定的直觉,也是“守夜人”情报中黑市买家疯狂求购的目标。杜恒在维度夹缝中接触过“X物质”本源,而Ac-227是稳定“基石”的核心催化剂,他的潜意识里,最执着的必然是与之相关的信息!
她将搜索范围强制限定在含锕系元素(尤其是Ac-227同位素)的复杂有机络合物和其可能的生物效应上。数据库的洪流瞬间缩小,但依然有数百种可能性。
她开始结合杜恒笔记中那些看似无关的旁注:
“旧论?维度场稳定或可参考早期非定域模型…尤其K氏拓扑约束…”
“海马体…突触间隙…量子隧穿效率…”
“Ac-络合物的空间扭曲场…似与MOF谐振腔耦合…”
这些零散的思考碎片,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林可尝试着将它们串联起来。锕系元素的重原子核,其强大的电磁场和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是否能在特定有机配体的包裹下,在分子层面形成一种微型的、非定域的“时空场”?这种场,能否影响神经突触间的量子信息传递?而这种影响,是否就是修复杜恒那被量子化记忆覆盖的神经连接的关键?
一个大胆的、近乎科幻的假设在她脑中成型:杜恒的“静默方程式”,指向的很可能不是一种简单的化合物,而是一种能利用锕系元素独特性质、作用于海马体神经突触量子层面、修复特定记忆损伤的“神经修复因子”!而Ac-227,正是这种因子的核心“引擎”!
这个想法让她精神一振,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焦虑。合成路径呢?即使知道了目标,没有合成的钥匙,一切仍是空谈!杜恒的笔记里,只有关于Ac-227在MOF合成中的催化作用,对于这种假设中的“神经修复因子”,只有模糊的理论推演,没有具体的合成路径!
就在这时,一直沉寂的、用于与“守夜人”单线联系的加密通讯器,屏幕突然亮起!没有请求提示,一条信息直接弹出:
【守夜人】:“溯源结果:黑市求购指向‘神经突触量子态定向调制器’。代号:‘记忆棱镜’。核心:Ac-227特定异构体络合物。合成路径:绝密。买家特征:星N生物科技 ‘猎犬’部门。附加情报:目标化合物半衰期极短(<24h),需现场合成使用。警告:他们也在溯源方程式!”
信息如同惊雷在林可脑海中炸响!
“神经突触量子态定向调制器”!“记忆棱镜”!Ac-227特定异构体络合物!
她的假设被完全证实了!星N生物科技不仅知道这个目标,甚至已经为其命名,并且正在不惜代价地追索合成路径!他们需要“静默方程式”来完善或者验证他们的研究!而“半衰期极短”的特性,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需要黑市样品和现场合成能力——这根本就是一种无法储存的“一次性”武器或工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致命重生:化学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