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心悸的是,这种来自“偶像”的、“毫无保留”的悉心指导,正在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迅速而有效地剥夺沧澜对奈瑶和若阳逐渐建立起的信任与依赖。
当奈瑶尝试用尽可能委婉的语气,提醒沧澜那份论文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逻辑跳跃和未曾考虑的潜在伦理风险时,沧澜虽然表面点头称是,眼神中却明显流露出一丝不以为意,甚至淡淡的抵触。
“子鸣学长也提到过,真正的科学探索往往需要挣脱传统思维的桎梏,进行大胆甚至激进的假设。”沧澜这样回答,语气中带着对子鸣几乎盲目的崇拜,“我觉得他提供的这个思路非常有启发性,至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值得花时间深入推演一下它的可能性。”
而当若阳(杜恒)试图用更为严谨、步步为营的数学模型,冷静地指出论文中在能量守恒与熵增定律方面存在的根本性矛盾时,沧澜也只是略显烦躁地摆了摆手,敷衍地表示会“谨慎参考”,注意力却早已重新回到了那份散发着危险魅力的草稿上。
子鸣甚至会在与沧澜单独的交谈中,以一种前辈关怀后辈的、推心置腹的姿态,“不经意间”提起:“你那两位朋友,奈瑶和若阳,都是很聪明的同学,想法也很有特色。不过,有时候可能过于……追求稳妥和完美了。你要知道,科学史上每一次颠覆性的突破,几乎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对现有规则的挑战。他们还太年轻,经历的磨砺太少,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有时候,为了伟大的目标,承担可控的风险是必要的。”
这些轻描淡写、看似关怀备至的话语,如同最纤细却最坚韧的丝线,在潜移默化间,于他们三人之间,编织出一道无形却日益加深的裂痕。
奈瑶和若阳清晰地感觉到,沧澜正被一股强大而精巧的无形力量拉扯着,一步步远离他们试图构筑的理性与谨慎的防线,身不由己地滑向子鸣早已为他精心铺设好的、那条直通既定悲剧未来的轨道。他们焦急地试图伸手拉住他,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在子鸣那套由光环、学识和“关怀”编织而成的、看似完美无瑕的“引导”面前,显得如此苍白、笨拙,甚至……有些不合时宜。
扭曲的“引导”,如同包裹着糖衣的慢性毒药,正悄然无声地,改变着未来“造物主”的心智轨迹与前进方向。
喜欢致命重生:化学物语请大家收藏:(m.2yq.org)致命重生:化学物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