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世通一家在城外岔路分别后,冯谚诰与兖姬的马车便独自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官道。又行了数日,车轮碾过清晨带露的青草,越过夕阳染金的河桥,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远远望见了那座魂牵梦绕的雄城——大隋都城,大兴城,后世亦称长安。
遥遥望去,那座城的轮廓在天地交接处缓缓舒展,便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匍匐在关中平原的腹地。高大巍峨的城墙由厚重的青砖砌成,历经岁月洗礼,透着一股饱经沧桑的灰黑色,绵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将整个都城牢牢环抱,散发着睥睨天下的雄浑气魄。护城河如一条碧绿的绸带,绕着城墙静静流淌,水面倒映着城墙上的垛口与旗帜,更添几分庄严。城门高耸入云,由坚实的橡木打造,外包厚重的铁皮,铆钉密布,在阳光下闪着冷硬的光。城门之上,一块巨大的匾额高悬,“大兴”二字笔走龙蛇,气势磅礴,透着开国的恢弘气象。
随着马车缓缓靠近,城门口往来的人流车马愈发密集。守城的士兵身着明光铠,手持长戟,站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进出的行人,透着一股威严。冯谚诰付了入城税,马车终于驶入城中,眼前的景象顿时一变,与江南水乡的景色天差地别,让冯谚诰与兖姬感到一阵目不暇接的震撼——城中最宽阔的朱雀大街,如一条笔直的轴线,贯穿南北,路面由平整的青石板铺就,被车轮与脚步磨得光滑发亮,足以容纳数十辆马车并行。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飞檐翘角,鳞次栉比。酒楼的幌子在风中招展,茶肆里传来阵阵吆喝,当铺的柜台后掌柜拨弄着算盘,绸缎庄的伙计正热情地向客人展示着各色绫罗绸缎……琳琅满目的商品,喧嚣热闹的人声,汇成一股鲜活的洪流,扑面而来。
街上的行人更是形形色色,络绎不绝。来自西域的胡商,身着色彩艳丽的长袍,牵着满载货物的骆驼,高鼻深目,说着叽里咕噜的异域语言,与汉人商贩讨价还价;身着短打、佩刀带剑的江湖人士,步履匆匆,眼神警惕,腰间的兵刃随着步伐轻轻晃动,透着一股江湖气;更有那乘坐着华丽马车的达官贵人,马车装饰精美,四马并驱,前后簇拥着一众仆役随从,趾高气扬地缓缓行过,引得路人纷纷侧目避让。这便是大隋的都城!一个汇聚了天下财富、权力与欲望的巨大熔炉,空气中都弥漫着机遇与危险交织的气息。
冯谚诰没有选择那些位于繁华地段的客栈,而是在靠近西市的一处巷弄里,找了一家名为“静尘居”的僻静客栈住下。客栈虽不奢华,却干净整洁,后院有一小片菜园,透着几分清幽,正合他意。他此来长安,心中早已定下三件事。其一,是寻访城中有名的医者,看看能否彻底根除自己体内那顽固的“化骨粉”余毒,让左臂恢复如初。其二,是去城外的终南山楼观台,寻访传说中的道家高人,为自己那即将大成却仍有一丝滞涩的武学,寻求最后的点化。其三,便是等待着岁末腊月,那五年一度、足以搅动江湖风云的武林榜。
安顿下来后,冯谚诰便开始在城中寻访名医。他先去了城东最有名的“回春堂”,坐堂的老大夫须发皆白,望闻问切一丝不苟,可诊视过后,却只是摇头叹息,称从未见过如此霸道的毒素,能侵蚀筋脉却又不伤及脏腑,实在无能为力。他又去了专给达官贵人看病的“济世堂”,那里的御医弟子手段不凡,能看出他是中了奇毒,却也认不出“化骨粉”的来历,更遑论解毒之法。接连寻访了数家有名的医馆,得到的答案如出一辙。那些名医唯一能做的,便是开些固本培元的方子,让他好生调养,莫要动怒伤神,以免加速毒素扩散。
冯谚诰对此,倒也不甚失望。他本就对寻常医术不抱太大期望,这“化骨粉”乃是江湖中失传已久的奇毒,岂是寻常药石能解?他心中隐隐有种感觉,自己这伤,或许寻常的药石真的无用。解毒的关键,或许还在那武学至理之中,待心境修为再进一步,或许能自行逼出毒素;又或者,需要某种机缘巧合,遇到能克制此毒的天材地宝。
倒是他贴身佩戴的那块护身玉佩,引起了一位在“百草堂”坐堂的老药工的注意。那老药工一生与药材玉石打交道,眼光毒辣,接过玉佩细细端详片刻,又放在掌心摩挲许久,才啧啧称奇道:“客官,您这玉佩可是件宝物啊!此玉质地温润细腻,非寻常和田暖玉可比,触手生温,内蕴生气,寻常玉石绝无这般灵性。正是这股生生不息的温润之气,护住了您的心脉,才让那毒素无法蔓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他郑重地将玉佩交还冯谚诰,叮嘱道,“此玉非凡品,还请客官好生保管,切勿离身,日后或有大用。”这一番话,让冯谚诰与兖姬对这块玉佩的来历愈发好奇。兖姬只知这是父亲留下的祖传之物,自小佩戴,却不知其竟有如此玄妙之处,更不知其根源究竟为何。二人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探究之意,决定待日后诸事安顿下来,再慢慢探寻这玉佩中隐藏的秘密。而这看似不起眼的玉佩,也为日后的诸多故事,悄然埋下了一个重要的伏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