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嫣儿的手指触电般地收了回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她端起那碗药,用小勺搅了搅,递到他嘴边:“喝药。”动作,有些生硬。周握瑜一怔,他本想自己来,但浑身无力,便由着她喂。一勺,一勺,药汁微苦,他却喝得平静。房间里,只剩下瓷勺与碗壁碰撞的轻微声响。
周怀瑾默默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看到,那个冷若冰霜、视万物为刍狗的少女,此刻竟会耐心地为人喂药。而自己的弟弟,即便是身受重伤,面对她时,依旧能保持那份从容与温和。他们之间,似乎有一种他无法理解的默契。
一碗药喝完,周握瑜的精神好了些。他看着冯嫣儿,忽然开口问道:“冯姑娘,我一直有一事不解,想向你请教。”冯嫣儿黛眉微蹙,似乎不解他此时为何还有心思想这些。“令尊的‘百步穿杨’,我曾听兄长描述过,是‘意之所至,力亦随之’的至高境界。”周握瑜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而姑娘你的武功,似乎更进一步。那日演武场上,花瓣碎石,其力道之精准,已非单纯的‘力’可解释。我观那石粉细腻如一,可见每一片花瓣蕴含的力道、角度、乃至震动的频率,都分毫不差。这……更像是一种‘理’。如同算学,只要条件齐备,便能得到唯一的、完美的结果。不知我说的,对不对?”他这一番话,让一旁的周怀瑾听得云里雾里。
冯嫣儿的眼中,却第一次,真正地爆发出了一丝惊人的亮光。她习武至今,所遇之人,要么畏她,要么敬她,要么嫉她。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她那惊世骇俗的武功,是那份无可匹敌的力量。却从未有一人,能像周握瑜这样,透过那力量的表象,一眼看穿其内在的、最核心的本质——那是一种近乎于“道”的、对世界运行规律的极致理解与运用。他不懂武功,却比这世上九成九的武者,更懂她的武功。这是一种跨越了领域、直达灵魂的理解。“你……”她看着他,竟一时语塞。“我只是觉得,”周握瑜微笑着,继续道,“武学与治国,或许是相通的。高明的君王,治大国若烹小鲜,靠的不是严刑峻法,而是对人心、时势的精准把握,是‘无为而治’。姑娘你的武功,似乎也到了这个境界,随心所欲,却又不逾规矩,看似无招,却处处是招。这背后,必然有一套极其严谨的、属于你自己的‘法度’。”冯嫣儿静静地听着,那双冰封的眼眸,仿佛在这一刻,有冰雪消融的迹象。她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会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他们都习惯于用最冷静、最理性的方式,去剖析这个看似混乱的世界,并试图从中找寻那永恒不变的规律。一个用智慧,一个用武力。
“你说的,对。”良久,她轻轻地吐出了这四个字。声音里,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如释重负般的轻快。那是知音相遇的喜悦。她看着他,忽然问道:“那你觉得,你兄长,该如何?”她问的,是周怀瑾的心结。周握瑜毫不犹豫地答道:“破而后立。他如今,困于一时的得失与荣辱,心中有执念。这执念,既是动力,也是枷锁。唯有让他亲身经历一次真正的挫败,一次足以粉碎他所有骄傲与自负的挫败,让他看清自己与真正高手的差距,他才能放下执念,重塑本心。届时,他的武道,方能真正踏上坦途。”他顿了顿,看着兄长,眼中满是信任:“我兄长,心性坚韧,他,撑得住。”冯嫣儿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旁边一脸茫然、却若有所思的周怀瑾。她点了点头,似乎是认同了周握瑜的说法。“你,好生休息。”她放下碗,留下那碟未动的糕点,转身离去。走到门口时,她又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道:“那碟桂花糕,是我母亲当年最喜欢做给我吃的。”说完,她的身影便消失在了门外。
房间里,恢复了寂静。周怀瑾一怔,看着那碟精致的桂花糕,心中百感交集。周握瑜则是望着她离去的方向,嘴角噙着一抹无人能懂的微笑。灵犀一点,心意相通。
在这间小小的客房里,因为一场意外,两颗同样孤独而骄傲的心,第一次,找到了彼此的共鸣。而一场旨在“破而后立”的考验,也正在悄然等待着那个尚在迷惘中的年轻人。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