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皇帝雷霆震怒,皇榜昭告天下,整个江湖便被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正邪大战。灵鹤山,作为最早与崔喜钟及其党羽结下血海深仇的门派,无疑被推到了这场风暴的最前沿。崔喜钟对这座令他数次铩羽而归的山门,怀有近乎偏执的怨恨,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大战开启以来,针对灵鹤山的攻击从未停歇。崔喜钟麾下的妖人邪徒,如同潮水般一波波地涌向山脚。他们时而组织大规模的正面强攻,试图以人海战术冲破山门;时而派遣精锐高手,在深夜进行鬼魅般的渗透与骚扰。然而,灵鹤山屹立不倒。
冯谚诰穷尽毕生心血布下的护山大阵——“灵宫飞鹤阵”,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座大阵引动山川地脉之气,与天星运转相合,一旦催动,便会在山体周围形成一层无形的罡气壁垒。寻常攻击落于其上,便如泥牛入海,瞬间被化解得无影无踪。而山中弟子在周怀瑾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日夜轮值,严防死守,将每一次来犯之敌都打了回去。几次三番的试探性攻击被挫败后,邪教的攻势暂缓,灵鹤山上下都稍稍松了一口气。弟子们在巡逻的间隙,脸上也多了几分自豪。他们相信,只要万众一心,灵鹤山便是一座固若金汤、永不陷落的堡垒。
然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被攻破。就在众人以为可以获得片刻喘息之时,一个谁也意想不到的危机,正在灵鹤山的心脏地带,如同毒蕈般悄然滋生。
罪恶的源头,是莫非。这个曾经被嫉妒与不甘扭曲了心智的弟子,自从被关入思过崖后,非但没有半分悔改,心中的怨毒反而愈发深重。他将自己的一切不幸,都归咎于冯谚诰的“偏心”和周怀瑾的“出现”。在他看来,是这两个人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师父的重视,同门的敬仰。这份深入骨髓的恨意,成了他与魔鬼交易的筹码。早已被心魔吞噬的莫非,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彻底倒向了黑暗。他利用周握瑜死的消息传遍灵鹤山导致看守的松懈,逃出了思过崖,但他并没有立刻下山,而是凭借自己对灵鹤山地形的无比熟悉,躲藏在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山洞之中。他像一只潜伏在阴沟里的老鼠,开始了他卑劣的背叛。他利用自己从小在山上长大的优势,避开所有巡逻路线,暗中窥探灵鹤山的布防、人员调动、物资储备。他将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用特殊的药水写在桑皮纸上,秘密传递出去。
这些情报,让崔喜钟的攻击变得更具针对性,虽然依旧未能攻破山门,却给灵鹤山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与损失。冯谚诰深感困惑,他觉得敌人仿佛对山中的一切了如指掌,但他百思不得其解,从未怀疑到本门弟子身上,更想不到那个被认为早已逃下山的逆徒,竟还像一颗毒瘤般潜藏在山中。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莫非的异常,最终还是被一个人察觉了。这个人,是冯嫣儿。自从身中“三尸脑神丹”,失去了毕生引以为傲的内力后,冯嫣儿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无法再像从前那样,用掌去感受风的轨迹,用内力去聆听百米外的足音。但当一扇门被关上时,另一扇窗却悄然打开。她的心,前所未有地沉静下来。没有了内力的奔腾流转,她的五感变得愈发敏锐通透。她能从空气中一丝微不可察的异样气味,分辨出是哪种草药被踩踏过;她能从夜风中一声极轻的鸟鸣,判断出它是否受到了惊吓。她的思维,也如同被擦拭过的明镜,洞察入微。
众人皆以为莫非早已逃之夭夭,但冯嫣儿的心中,却始终萦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她总觉得,有一双熟悉的、却充满恶意的眼睛,在暗中窥视着灵鹤山。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一次,她在后山药圃散心时,闻到了一股极其微弱的“断肠草”的气味,这种草通常只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崖壁,绝不会出现在药圃附近。另一次,她在深夜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那声音很轻,像是一只夜枭的爪子划过瓦片,但频率却与她记忆中任何一种鸟类都不同。还有,负责厨房的王婶曾无意中抱怨,最近总有刚做好的糕点莫名其妙地失踪,大家都以为是山里的猴子偷的,但冯嫣儿却注意到,失踪的总是那些最顶饿的肉饼。这些零碎的线索,在别人看来或许毫不起眼,但在冯嫣儿敏锐的心中,却渐渐拼凑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轮廓——有一个人,一个熟悉灵鹤山一切的人,正像幽灵一样,潜藏在他们身边。而这个人,最有可能的,就是那个失踪的莫非!
当冯嫣儿将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时,冯谚诰和周怀瑾都感到了极大的震惊。“嫣儿,此事非同小可,”冯谚诰皱着眉头,“莫非那逆徒,按理说早已逃下山去投靠崔喜钟了,怎会还敢留在山上?”“爹爹,我没有证据,只是一种直觉。”冯嫣儿的语气却异常坚定,“但我相信我的感觉。他一定还在山上,躲在某个我们都忽略了的角落。我们必须把他揪出来,否则,灵鹤山危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