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通费力地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顶。他仔细地端详着周怀瑾,从他坚毅的眉眼,到他持剑而生的厚茧的手掌。他的眼中,露出了无比复杂的神情。有欣慰,有骄傲,但更多的,是那份深入骨髓、化不开的悲凉。“好……好……”他喃喃道,“我周家男儿,当如是。你……长大了,也……也强了……”这句简单的夸赞,却像一把刀子,深深刺入了周怀瑾的心。他知道,这份“强大”,是用弟弟的生命换来的。
冯谚诰与冯嫣儿在一旁默默行礼,周世通也勉力示意。他看着冯谚诰,眼中流露出一丝感激:“言诏兄,伯玉……多亏你悉心教导。”“时畅兄言重了,”冯谚诰叹息道,“怀瑾天资过人,毅力更是超凡,有此成就,是他自己的努力。”简单的寒暄过后,冯谚诰等人便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了这对久别的父子。
“父亲,您的病……”“无妨,老毛病了。”周世通摆了摆手,打断了儿子的话,“是心病……心病难医啊……”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浑浊的眼中,又浮现出小儿子的身影,“仲珉他……可曾入你梦来?”周怀瑾身体一僵,低声道:“时常梦见。”“那便好……那便好……”周世通的声音愈发低微,“伯玉,为父知道你明日要做什么。去吧……放手去做。但是,要记住,你是为‘公道’,而非为‘私仇’。若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你便会变成和崔喜钟一样的人……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让他本就苍白的脸,涨起了一阵病态的潮红。周怀瑾急忙为他抚背顺气,心中却如同被巨石压住一般沉重。他知道父亲的意思,可杀弟之仇,不共戴天,又岂是“公道”二字可以轻易概括的?
那一夜,大兴城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起初是细碎的雪沫,随风飘舞,渐渐地,变成了鹅毛般的大雪,洋洋洒洒,铺天盖地。很快,屋顶、街道、枯树的枝桠,都被覆盖上了一层圣洁的白。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周怀瑾独自立于书房的窗前,这里曾是弟弟最喜欢待的地方。他没有点灯,任由清冷的月光和窗外雪地的反光,照亮他沉默的侧脸。他手中,紧紧地握着那柄名为“惊鸿”的长剑。剑身并未出鞘,但仅仅是握着它,他便能感受到那股与自己血脉相连的冰冷与锋利。烛火在不远处的桌案上摇曳,偶尔跳动的火光,在剑鞘上反射出一道道流转不定的冷光,像是一只蛰伏的猛兽,正在黑暗中舔舐着自己的爪牙。他的心,并未像这落雪的夜晚般平静。他能感觉到,这座城市,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棋盘。无数道强大、隐晦、或是暴戾的气息,正在这片洁白的雪幕之下,无声地交织、碰撞、试探。他甚至能清晰地分辨出,哪些气息属于少林浑厚的禅定之力,哪些属于武当飘逸的道家真气,哪些又属于丐帮弟子那种混迹于市井的勃勃生机。而更多的,是那些如同毒蛇般阴冷、如同野兽般狂暴的邪恶气息。它们盘踞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像一张张织好的大网,等待着明日的猎物。他甚至有一种错觉,在皇城的某个方向,有一股最为庞大、最为邪恶的气息,如同一座深不见底的深渊,正冷冷地注视着全城,那无疑就是崔喜钟。
明日一战,他将要面对的,是江湖数十年来最可怕的魔头。明日一战,关乎的不仅仅是正邪两派的最终胜负,更关乎他能否手刃仇敌,用崔喜钟的鲜血,去祭奠弟弟在天之灵。他想起了弟弟天真烂漫的笑脸,想起了他惨死时的模样,想起了父亲那悲痛欲绝的眼神。心中的杀意,便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难以抑制。他又想起了师父的教诲,想起了冯嫣儿那担忧的目光,想起了父亲临终嘱托般的话语——“为公道,而非私仇”。两种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激烈地交战,让他的心绪,如同窗外呼啸的北风,激荡不休。
“吱呀——”房门被轻轻推开。冯嫣儿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走了进来。她将姜汤放在桌上,又取来一件厚实的披风,轻轻地为周怀瑾披上。“夜深了,雪大,当心着凉。”她的声音,如同这雪夜中的一缕暖风,轻柔而温暖。周怀瑾回过神,看着她,点了点头:“谢谢。”冯嫣儿没有多言,只是静静地站在他身旁,陪他一起看着窗外的雪景。她知道,此刻任何的劝慰都是多余的,他需要自己去面对内心的挣扎。
良久,周怀瑾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我怕……我怕我明日会控制不住自己。”“那就不要控制。”冯嫣儿轻声说。周怀瑾一怔,不解地看向她。冯嫣儿的目光,清澈如水,倒映着窗外的雪光。“恨,也是一种力量。只要你清楚,你在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只要你的剑,还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被仇恨所操纵,那便足够了。”
周怀瑾的心,猛地一震。他看着冯嫣儿,仿佛在这一刻,才真正读懂了她。是啊,恨意就在那里,无法逃避,也无需压抑。关键在于,谁才是这股力量的主人。他紧握着“惊鸿”剑的手,缓缓松开,又再次握紧。这一次,他的眼神,变得无比的澄澈与坚定。所有的迷茫与挣扎,都随着那一口浊气,被他缓缓吐出,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
窗外,风声鹤唳,大雪纷飞,一如他此刻激荡却已然明净的心绪。明日,大兴城,演武场。一战定乾坤。
喜欢江湖武林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江湖武林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