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将顾言琛公寓的客厅映照得通透而温暖。林小溪盘腿坐在柔软的地毯上,背靠着沙发,膝盖上摊开着那本《创新者的窘境》和她的笔记本。顾言琛则坐在不远处的单人沙发上,腿上放着笔记本电脑,手指偶尔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处理一些不太紧急的公务。
空气中流淌着舒缓的轻音乐,是顾言琛习惯的背景音。两人各忙各的,互不打扰,却又奇异地构成了一幅和谐安宁的画面。小溪偶尔遇到不理解的概念,会抬起头轻声问他,他便暂停手上的工作,耐心为她解答。这种静谧而充实的共处时光,已然成为了他们之间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充满了日常的烟火气和精神上的亲密感。
小溪刚弄懂一个关于“价值网络”的概念,心情颇好,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顾言琛。他正专注地看着屏幕,侧脸线条清晰利落,阳光在他浓密的睫毛上跳跃,投下小片阴影。她心里像是被羽毛轻轻拂过,软得一塌糊涂。她甚至偷偷拿出手机,想将这一刻定格。
然而,就在她调整角度的时候,一阵突兀且持续的手机震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声音来自顾言琛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来电显示,清晰地映入了小溪的眼帘——“母亲”。
顾言琛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住了。他看了一眼屏幕,眉头几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那快速的、几乎难以捕捉的反应,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了小溪平静的心湖,漾开了一圈微小的涟漪。
他拿起手机,并没有立刻接起,而是站起身,对着小溪做了一个“我去接个电话”的口型,然后便拿着手机,走向了与客厅相连的阳台。
阳台的玻璃门被他轻轻带上,隔绝了大部分声音。
小溪原本放松的心情,随着那扇门的关闭,莫名地收紧了一些。她重新拿起笔,试图将注意力拉回到书本上,却发现那些刚刚才理解的概念,此刻像是蒙上了一层薄雾,变得模糊起来。
她的耳朵不由自主地竖了起来,努力想捕捉阳台外的任何一丝声响。隔音很好,她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断断续续的音节,无法听清具体内容。但顾言琛的声音,似乎比平时接工作电话时,要低沉一些,也……更严肃一些。
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她假装在看书,眼角的余光却始终留意着阳台的方向。她看到顾言琛背对着客厅,一只手拿着手机贴在耳边,另一只手偶尔会抬起,揉一揉眉心,或者无意识地搭在冰凉的栏杆上,手指微微收紧。
这个通话,比以往他接听的任何一通家庭来电都要长。
终于,阳台的门被拉开了。顾言琛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甚至在她看过去时,还对她微微笑了一下。
“处理完了?”小溪放下笔,装作随意地问道。
“嗯,一点家里的事。”他轻描淡写地回答,将手机重新放回茶几上,屏幕朝下。然后他走到她身边,俯身看了看她的笔记,“看到哪里了?有遇到新的问题吗?”
他的态度自然,语气温和,仿佛刚才那通长达近二十分钟的电话从未发生过。
可是,小溪却敏感地捕捉到了那一丝不同。
他虽然在笑,但那笑意并未完全抵达眼底,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未散尽的凝重。而且,他放下手机后,并没有立刻回到他的电脑前,而是在她身边的地毯上坐了下来,靠着她,随手拿起她放在一旁的书,翻看起来,动作带着一种刻意寻求亲近和安抚的意味。
这是一种无声的补偿,补偿刚才那段时间的“离开”和可能带给她的冷落感。
小溪的心微微沉了一下。她没有点破,只是顺势靠在他肩膀上,指着书上的一段文字:“这里,你刚才还没给我讲完……”
顾言琛接过书,开始讲解,声音依旧温和耐心。但小溪靠得他极近,能感觉到他身体似乎没有完全放松,肩膀的线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接下来的半天,他们依旧像往常一样相处。他帮她梳理知识点,一起点了外卖当午餐,下午甚至还看了一部她早就想看的电影。顾言琛的表现堪称完美,体贴、专注,有问必答。
然而,那种低气压的感觉,却像一缕若有似无的青烟,始终萦绕在小溪的心头,驱之不散。
他偶尔会走神,在她说话的时候,眼神会飘向窗外,聚焦在不知名的远方,虽然很快又会收回,并给她一个抱歉的微笑。看电影看到好笑的情节时,她笑得前仰后合,他却只是唇角微勾,反应慢了半拍,像是在完成一个必要的社交反馈。
最让小溪在意的是他的手机。
在电影播放到后半段,情节趋于平淡时,他的手机屏幕又亮了一次。不是来电,只是一条新消息的预览,短暂地出现在锁屏界面。
小溪当时正歪头靠在他肩上,视线恰好扫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再见仍是心上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