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悄然滑过几天。
林小溪努力将那份被“冷处理”的风险提示抛诸脑后,按照更新后的项目计划,带领团队继续推进“城市焕新”的前期工作。与“数海科技”的合作似乎也步入了正轨,对方配合度极高,甚至主动提供了比原定更详实的数据支持,这让小溪心头最后一丝疑虑也稍稍放下,只当自己当初确实是过于谨慎了。
然而,她并不知道,就在这几天里,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役,在公司的最高层悄然发生并迅速落幕。
顾言琛在与“数海科技”CEO那场凌晨通话后,次日上午的闭门会议堪称一场高压对决。他并没有给对方太多喘息的机会,直接将金杜律所出具的、措辞严谨、引证详实的风险评估报告推到了对方面前。报告中不仅明确指出了“DataPool”平台数据授权链的致命缺陷,更预判了其可能引发的全球性法律风险,以及给启明星集团带来的商誉损失和潜在天价罚单。
“数海科技”的李总起初还试图辩解,但在顾言琛冷冽的目光和精准到近乎残酷的法律条款引用下,节节败退。顾言琛甚至没有给他们“回去商量”的余地,直接给出了最终方案:要么,立刻无条件接受由启明星指定第三方对数据源进行全面审计并承担所有费用和延误责任;要么,合作即刻终止,启明星将保留追究其隐瞒重大风险法律责任的权利。
没有第三种选择。
这场谈判,顾言琛占据了绝对的信息优势和道德高地,手段雷厉风行,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数海科技”在巨大的压力和可能面临的更严重后果面前,仅仅抵抗了不到两小时,便全面溃败,签署了城下之盟。
整个过程被严格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除了核心参与人员,公司内部无人知晓这场险些让项目夭折、甚至可能引发更大风暴的危机。顾言琛以他惯有的、近乎独裁的强势和远超常人的前瞻性,为项目,也为那个指出了最初风险的人,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这一切,林小溪被完全蒙在鼓里。她只是觉得,“数海科技”那边的对接人态度变得异常客气和配合,项目进度虽然因“优化细节”略有延迟,但推进得异常顺利,甚至比预想的还要顺畅。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为了追赶因之前风险核查而稍微落后的进度,林小溪再次留在办公室加班。偌大的办公区只剩下她一个人,头顶的日光灯发出轻微的嗡鸣,窗外是城市璀璨却遥远的夜景。
她刚刚完成一份复杂的市场细分报告,脖颈和肩膀因为长时间的固定姿势而僵硬酸痛。她保存好文档,向后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抬手用力揉捏着后颈。
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这段时间,精神上的紧绷和工作上的高强度,几乎榨干了她所有的精力。她睁开眼,目光没有焦点地投向窗外。对面那栋写字楼还有零星几个窗口亮着灯,像是散落在夜幕里的孤独星辰。
恍惚间,眼前的景象与记忆中的某个画面重叠了。
也是这样的深夜,也是空无一人的空间。只不过,那时是在大学图书馆的独立研习室里,窗外是静谧的校园和昏黄的路灯。她为了准备期末考试,刷题到深夜,困得眼皮打架。而他就坐在她对面的位置,面前摊开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台灯的光线勾勒出他专注而柔和的侧脸。他其实并不需要陪她,他的工作早已完成。但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安静地在那里,偶尔抬头看她一眼,在她遇到难题皱紧眉头时,会轻轻敲敲桌子,示意她过去,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清晰的解题步骤,声音低沉而耐心……
那时的温暖和安心,像一层柔软的羽毛,将她包裹。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一股酸涩的热流毫无征兆地涌上鼻尖。
她猛地甩了甩头,像是要驱散一个不该存在的幻影。
“林小溪,你在想什么?”她在心里严厉地告诫自己,“都过去了。他现在是你的上司,一个冷酷、苛刻、公事公办的上司。”
她重新坐直身体,移动鼠标,准备开始下一项工作。然而,心底那丝被强行压下的暖意,却如同顽强的藤蔓,悄然攀爬,在她冰冷的心墙上,撬开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缝隙。
她不禁想起那天他回复的冰冷邮件,又对比眼下项目出乎意料的顺利。这中间,真的没有任何关联吗?以她对顾言琛的了解,他绝不是一个会对潜在风险视而不见的人,哪怕风险概率再低。可他为什么……
一个大胆的、几乎让她自己都感到荒谬的念头闪过脑海:他会不会……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了那个问题,只是没有告诉她?
这个念头刚一出现,就被她迅速否定了。
怎么可能?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做?为了她?别自作多情了。他看她的眼神,和看办公室里的一盆绿植没有任何区别。更可能的是,法务后续评估确认风险可控,或者“数海科技”自己意识到了问题并主动解决了。对,一定是这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见仍是心上人请大家收藏:(m.2yq.org)再见仍是心上人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