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龙”计划一经启动,整个龙魂基地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所有非必要的项目为“玄龙”让路。技术人才被集中,有限的电力优先供应新建的“能源核心模拟测试平台”,刚刚开采出的、尚带着地底寒气的黑曜石矿石被一车车运往新建的“星铁合金冶炼车间”。赵德柱和刘福贵几乎住在了工地上,双眼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地指挥着每一个细节。
林默亲自绘制了“玄龙”陆上模拟平台的概念图——那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布满管道和线缆的钢铁骨架,核心是一个放大版的“灵能-地脉”混合能源方炉,以及一座计划中的、小型化的“符文电磁加速导轨”(设想中的主炮原型)。
困难超乎想象。黑曜石的熔点和特性难以掌握,第一次尝试冶炼就以爆炸告终,损失了宝贵的矿石。能源核心的输出极不稳定,模拟启动时产生的灵能湍流差点摧毁了整个测试平台。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珍贵资源的损耗和时间的流逝。基地内弥漫着一种焦灼的气氛。
就在这艰难的时刻,美利坚和苏维埃的代表团,带着新的评估报告和上级指令,再次来到了龙魂基地的外围谈判点。
这一次,双方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而显着的变化。
之前那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务实、甚至带有一丝急切的探究。林默提出的新条件——那些关乎大型船舶制造的核心技术,让他们更加确信,这位东方皇帝所图甚大,并且可能真的掌握着某些实现蓝图的关键“拼图”。
尤其是“鸾鸟”验证机那石破天惊的一撞,虽然粗糙,却无比直观地展示了那种能量核心与特殊材料结合后可能爆发的威力。这迫使他们对林默手中的技术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估。
谈判桌上的交锋更加激烈。
美方代表,一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的技术事务官,用手指敲着清单:“陛下,您要求的‘高温高压蒸汽轮机基础原理’和‘远程对海搜索雷达技术’,是我国海军的核心机密之一。您用这些未经验证的‘能量稳定化’知识来交换,我们认为价值并不对等。”
苏方代表,一位穿着军装、表情严肃的将军,语气生硬地补充:“还有大型船体结构设计软件。这需要超级计算机进行运算模拟,你们甚至没有匹配的硬件。给出它,如同给原始人一份航天飞机图纸。”
林默稳坐主位,神色平静。他早有准备。
“价值对等与否,取决于需求。”他缓缓开口,“贵国困扰于能量武器的续航和稳定性问题,不是吗?你们的巨型机甲和幽灵战舰,似乎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轻轻点出了之前观察到的细节,让双方代表眼神微凝。
“朕提供的,正是解决这些‘瓶颈’的可能路径之一。或许不完整,但足以让你们的研究少走几年弯路。”他顿了顿,声音加重,“而朕要的,也并非最前沿的成品,只是‘基础原理’和‘初始版本’。这对你们而言,是早已消化甚至即将淘汰的技术,用它们换取一个突破瓶颈、拉开与竞争对手差距的机会,这笔交易,究竟谁更划算?”
他抛出了诱饵,也点明了利害关系——美苏之间同样存在激烈的竞争。
“至于硬件……”林默微微一笑,指向山洞深处若隐若现的、闪烁着符文光芒的简陋“计算中枢”(由大量刻录了基础运算符文的灵能水晶阵列构成),“我们有我们的办法。你们只需要交付约定的知识载体(磁带、打孔卡或图纸),如何解读和使用,是我们的事。”
谈判陷入了僵持。美苏代表需要请示国内。
然而,林默手里还有一张牌。
他让楚云飞“无意中”向双方的随行武官透露了“玄龙”陆上平台正在测试“新型防护装甲”和“高能粒子流武器原型”的消息(实际上是故意夸大了测试内容)。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油锅的水滴,瞬间炸开。
新型装甲?高能粒子流?难道他们真的在搞那种超越时代的战舰?
紧迫感瞬间压过了犹豫。
几乎在同一天,美苏代表团都收到了来自国内最高层的、内容相似的指令:“原则上同意交换,但必须尽最大可能获取更多关于能量核心和新型材料的细节!必要时可提供部分非核心的子系统图纸,以换取对方的‘整体设计思路’!”
博弈的天平,开始向着林默倾斜。
最终,经过又一轮彻夜的激烈争吵和妥协,一份初步的技术交换协议达成了:
林默将提供:
1. 【灵能符文能量稳定化】技术(初级版,缺失关键参数)。
2. 【地脉能量粗提取与净化】技术(简化版)。
3. 关于“星铁-黑曜石”合金基础特性的部分数据。
美利坚将提供:
1. 【大型船舶结构力学基础原理】图谱(旧版)。
2. 【早期对海搜索雷达】部分设计图纸和技术手册(已部分解密型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