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术比试的欢呼声还没散尽,校场里已响起此起彼伏的喧哗。内侍们提着水桶、捧着麦饼穿梭在士兵间,左卫营的士兵围坐在一起,有的擦着甲胄上的尘土,有的互相捶着肩膀,脸上满是获胜的笑意;右卫营的士兵则散落在角落,赵刚正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土里画着阵型,眉头紧锁,偶尔抬头叮嘱士兵几句,语气里带着不甘却又透着几分坚定。
裴安走到场边,小清已经提着食盒等在那里,夏荷跟在她身后,手里捧着一个陶壶。“裴校尉,快喝点水,刚才喊得嗓子都哑了吧?” 小清递过一个青瓷碗,碗里盛着微凉的井水,还飘着几片薄荷叶,“我特意让厨房冰过的,解暑。”
裴安接过碗,一饮而尽,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刚才因紧张而发紧的胸口顿时舒畅不少。“多谢你,小清。” 他看向小清,姑娘的额角沾着细汗,显然是跑着过来的,“夏荷姑娘也辛苦了,刚才在台上,多亏你们给左卫营打气。”
夏荷脸上泛起浅红,递过一块麦饼:“裴校尉客气了,是弟兄们打得好。赵刚还在琢磨呢,接下来的箭术比试,他们怕是要拼命了。” 她说着朝右卫营方向抬了抬下巴,裴安顺着看去,果然见赵刚正指着泥土里的线条,跟几个箭手说得认真,那几个箭手手里还握着弓,时不时拉一下弓弦,显然在调整状态。
“拼也没用,咱们的箭手也不是吃素的。” 秦虎大步走过来,手里攥着半块胡饼,咬得咯吱响,“刚才李勇跟我说,他们队的箭手最好成绩能射中八十步外的靶心,右卫营的人最多也就七十步,这局咱们稳赢!”
裴安点点头,心里却不敢放松 —— 右卫营输了第一场,箭术比试必然会拼尽全力,更何况帝后还在台上看着,没人愿意错过 “投身军旅” 的机会。他抬头望向观看台,只见上层的明黄色锦缎在阳光下格外显眼,李世民正端着茶杯,与长孙皇后说着什么,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坐在两侧,却没怎么说话,气氛似乎有些微妙。
“陛下,您看左卫营的箭术如何?刚才秦虎说他们有箭手能射中八十步靶心,要是真能如此,倒真是个好苗子。” 长孙皇后的声音不高,却刚好能传到旁边太子耳中。李承乾闻言,身子微微前倾,像是终于找到开口的机会,顺着话头说道:“母后说得是!儿臣刚才看左卫营的配合,也觉得这些府卫身手不凡。父皇,儿臣有一事想奏请 —— 太子卫率的编制空了大半,平日里只够维持东宫护卫,若是能从这些府卫里挑选些精锐补充进去,既能加强东宫防卫,日后若有战事,儿臣也能带着卫率随父皇出征,扬我大唐军威!”
这话一出,观看台瞬间安静了几分。房玄龄、魏征等大臣互相递了个眼神,都没敢接话 —— 太子卫率虽属东宫,却也是禁军编制的一部分,掌东宫兵仗宿卫,历来是储君掌握兵权的关键。李承乾这话,明着是想补充卫率,暗里却藏着抓兵权的心思,在太宗面前提这个,未免太急切了些。
李世民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指尖在杯沿轻轻摩挲着,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太子的职责是监国理政,研习经史,掌兵之事,有禁军诸将在,用不着你操心。太子卫率的编制虽空,却也需从正规禁军里挑选,公主府的府卫再好,也只是私府护卫,岂能随意调入东宫?此事不要再提了。”
拒绝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李承乾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手指攥紧了腰间的玉带,嘴唇动了动,却没敢再反驳 —— 他知道父皇的脾气,若是再坚持,只会惹来更多斥责。坐在他旁边的李泰却适时开口,手里还捧着一卷《论语》,语气温和:“父皇说得是,太子哥哥心系国事是好,只是兵权之事关乎国本,确实该谨慎。儿臣就觉得,与其领兵打仗,不如多修典籍,刚才看校场里的士兵虽勇猛,却也该识些字,懂些礼法,这样才能称得上是大唐的好男儿。”
这话既顺着李世民的意思,又不动声色地凸显了自己 “好文” 的姿态,与李承乾的 “好武” 形成鲜明对比。长孙皇后听着,手里的丝帕攥得更紧了,她侧头看向李世民,眼神里带着几分忧虑 —— 两个儿子,一个急着抓兵权,一个忙着树文名,明里暗里的较量从未停过,这让她不由得想起当年的宣武门之变,那血淋淋的记忆,是她心底永远的痛。
“陛下,天气热,不如尝尝高阳刚送来的冰镇酪浆?” 长孙皇后轻轻拉了拉李世民的袖子,声音柔缓,试图转移话题,“刚才高阳说,这是西域进贡的奶做的,加了蜂蜜,很是解暑。”
李世民会意,接过内侍递来的银碗,却没喝,只是放在手边,目光扫过李承乾和李泰,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郁:“你们兄弟俩,一个想领兵,一个想修书,本是好事,可若是心思不正,再好的事也会变味。大唐的江山,是靠刀枪打下来的,也是靠礼法守下来的,你们要记住,兄弟同心,才能保大唐长治久安,别让朕失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