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的长安,晨光刚漫过朱雀大街的青石板,西市最热闹的 “翰墨书坊” 就已挤满了人。掌柜的将新抄录的《将进酒》贴在门板上,朱砂写就的字迹遒劲有力,引得文人墨客们围在跟前,或轻声吟诵,或提笔临摹,连路过的商贩都忍不住驻足,听身旁的书生念上两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眼里满是赞叹。
“这裴校尉真是奇才!竟能写出这般气势磅礴的诗句!” 一个白面书生抚掌赞叹,指尖在 “黄河之水天上来” 那句上反复摩挲,“你看这意境,这气魄,哪里像个武将写的?倒比咱们这些苦读十年的文人还有才!”
旁边一个老儒捋着胡须,点头附和:“此诗不仅有豪放之气,更藏着盛唐气象!‘人生得意须尽欢’是真性情,‘与尔同销万古愁’是真豁达,裴校尉年纪轻轻,竟有如此心境,难得,难得啊!”
书坊外的 “醉仙楼” 里,更是热闹非凡。店小二拿着快板,把《将进酒》编成了曲儿,在大堂里唱得绘声绘色,桌前的酒客们听得兴起,纷纷举杯附和,连酒保都跟着哼上两句,一时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的歌声,伴着酒香飘出老远,成了长安街头最鲜活的晨曲。
这股 “《将进酒》热”,不仅在民间风靡,更吹进了太极宫的朝堂。辰时三刻,太极殿内檀香袅袅,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明黄色的龙椅上,李世民身着衮龙袍,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嘴角带着难以掩饰的笑意 —— 自昨日听内侍禀报,裴安的《将进酒》在长安传唱甚广,连皇子们都在书房临摹,他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
大唐自开国以来,武勋辈出,秦琼、尉迟恭等老将威震四方,可文坛却总少了些能撑起气象的佳作。如今裴安一个武将,竟写出这般传世之诗,不仅为朝堂添了彩,更让天下人看到,大唐不仅有金戈铁马,更有文采风流,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 “文治武兴” 啊!
“诸位爱卿,近日裴安所作《将进酒》,想必大家都已听闻。” 李世民的声音洪亮,透过殿内的回声,传到每一个官员耳中,“此诗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堪称传世佳作。今日朝会,朕想听听诸位的看法,这诗,好在哪里?”
话音刚落,文官列中,房玄龄率先出列,躬身行礼:“陛下,臣以为,《将进酒》之妙,在于‘气’与‘情’。‘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句,开篇便有吞山河之势,将我大唐的雄浑气象写得淋漓尽致;‘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又藏着豁达自信,恰如我大唐臣民的精神风貌。裴校尉以武将之身,写出这般文人难及的诗句,实乃我大唐之幸!”
魏征紧随其后,语气恳切:“房相所言极是。臣以为,此诗更妙在‘真’。不矫揉,不造作,‘莫使金樽空对月’是真性情,‘与尔同销万古愁’是真豁达,恰如陛下治国,重实情,轻虚饰,这才让大唐有今日之盛。裴校尉能写出这般真诗,足见其品性正直,是个可塑之才。”
文官们纷纷附和,有的赞诗句的意境,有的夸裴安的才华,连平日里最严苛的御史大夫,都难得地说:“裴校尉不仅护主有功,更有如此文采,实乃文武双全,可为百官表率。”
武将列中,程咬金早就按捺不住,粗着嗓子喊道:“陛下!咱武将虽不懂什么‘意境’‘气象’,但听这诗就觉得提气!‘会须一饮三百杯’,够豪爽!‘岑夫子,丹丘生’,够义气!虽然咱不知道这岑夫子,丹丘生是谁,但裴安这小子逛青楼,没给咱武将丢脸,反而长了脸!以后谁再敢说咱武将是‘粗人’,咱就把这《将进酒》甩他脸上!”
这话引得殿内一阵哄笑,连李世民都笑了起来,指着程咬金道:“你这老匹夫,还是这般粗中有细。不过说得没错,裴安确实给武将争了光。” 尉迟恭也点头道:“陛下,裴安两次舍命护主,如今又有这般文采,臣以为,当重赏,以激励更多文武双全之才!”
李世民点点头,眼神愈发明亮:“诸位爱卿所言极是。朕今日召诸位来,不仅是议诗,更要召裴安入宫,朕倒要看看,这能写出《将进酒》的年轻人,还有多少本事。传朕旨意,宣右领军卫翊麾校尉裴安,即刻入太极殿见驾!”
“遵旨!” 内侍高声应道,转身快步退出殿外,那急促的脚步声,像一道惊雷,很快传到了宫外。
此时的高阳公主府校场上,正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裴安身着玄色明光铠,手持长枪,正带领府卫操练 “长枪突刺”。秋阳下,他的额角满是汗水,甲片上的银纹被晒得发烫,却依旧身姿挺拔,每一个动作都标准有力,身后的府卫们跟着他的节奏,“喝哈” 的喊杀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校尉,您这枪法又精进了!” 秦虎站在一旁,看着裴安利落的突刺动作,忍不住喝彩,“要是再上战场,您定能像当年的秦将军一样,一枪挑了敌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