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裴宅的窗纱,洒在案几上堆叠的书稿上,染出一层暖金色。裴安靠在铺着软垫的木椅上,右臂仍打着夹板,左手却握着一支狼毫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案几旁,云儿正小心翼翼地给豆芽浇水 —— 那是裴安前几日让她泡发的绿豆,此刻已冒出寸许长的嫩芽,嫩白的茎秆顶着两片淡黄的子叶,在竹篮里舒展着生机。
“裴郎,豆芽又长了些,你看要不要移到阴凉些的地方?” 云儿回头,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指尖还沾着水珠。裴安放下笔,目光从书稿上移开,落在她身上 —— 云儿今日穿了件浅粉色家居襦裙,领口松松系着,露出一点雪白的锁骨,腰间系着条月白色布带,衬得腰肢愈发纤细,却又在裙摆处显出丰腴的弧度,是大唐女子特有的柔媚。
“不用,现在的温度正好。” 裴安笑着招手,“你过来歇歇,别总蹲着,累着了。” 云儿依言走过去,坐在他身边的小凳上,顺手拿起案几上的书稿翻看:“这又是你写的什么?满纸都是‘蒸馏’‘发酵’的字眼,我都看不懂。”
“这是高度酒精的制作方法。” 裴安指着纸上的图样,耐心解释,“咱们现在喝的酒,度数太低,除了解馋没什么用。要是能做出高度酒精,不仅能当烈酒暖身,还能给伤口消毒 —— 上次我受伤,御医说要是有能杀菌的烈酒,伤口恢复得会更快。”
云儿眼里闪过好奇:“那能做出来吗?咱们大唐有这样的法子吗?”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裴安语气笃定。他虽只是文科生,却也记得后世简易蒸馏酒的原理 —— 用陶罐做蒸馏器,铜管导气,冷水冷凝,只要控制好火候,就能把低度酒里的酒精提纯出来。前几日他已让亲兵小伍去西市买了粗陶罐、黄铜管,还有密封性好的木塞,只等右臂好些,就能动手试验。
正说着,夏荷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身上系着围裙,脸上还带着刚从厨房出来的热气:“裴郎,云儿姐姐,喝碗莲子羹吧,刚炖好的,加了些冰糖。” 她把碗放在案几上,目光扫过书稿,笑着问:“这是在研究什么?看你这几日都在写,连陪我们说话的时间都少了。”
“在想怎么给军队做点有用的东西。” 裴安拿起碗,舀了一勺莲子羹,递到夏荷嘴边,“你尝尝,还是你做的最合我胃口。” 夏荷脸颊泛红,张口接住,甜意顺着舌尖蔓延,她轻声道:“你现在是中郎将,想着军队是应该的,只是别累着自己,伤还没好呢。”
裴安点点头,心里却满是急切。他清楚记得,现在是贞观十五年 —— 李世民还要在位十三年,这期间大唐还要打不少仗:北击薛延陀,西平高昌,远征高句丽,每一场都是硬仗。他若想在军旅中立足,不仅要靠武艺,更要靠实打实的功绩。而这些 “后世技术”,就是他建功立业的底气。
他曾想过要不要搞炼钢、造枪炮,可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 大唐的铁矿冶炼技术还停留在块炼法,没有高炉,没有焦炭,根本炼不出高强度的钢;枪炮更不用说,火药的配方、金属铸造的精度,都不是这个时代能实现的。与其好高骛远,不如从实用的小东西入手:高度酒精能消毒、取暖,改良的军粮能让士兵少受饥寒,豆芽能补充维生素,提纯的盐能让伙食更健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在战场上却能救命。
“对了,小伍昨天回来,说你让他买的铜管买错了,太细了,是不是真的?” 夏荷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裴安放下碗,无奈地笑了笑:“可不是嘛,我让他买拇指粗的,他倒好,买了个细如筷子的,说‘看着更精致’,回头还得让他再跑一趟西市。”
云儿忍不住笑出声:“小伍也是实心眼,你下次跟他说清楚些,别让他再弄错了。” 裴安点点头,又拿起另一张书稿,上面画着囊和光饼的图样 —— 囊是后世西北的烤馕,用面粉、酵母、盐和水做成,烤出来坚硬耐存,能放半个月不坏;光饼则是南方的一种烤饼,中间带孔,方便串起来挂在腰间,行军时随手就能吃。
“这两种饼,要是能做出来给士兵当军粮,比现在的麦饼强多了。” 裴安指着图样,对两人说,“现在军队里的麦饼,放不了三天就发霉,还硬得硌牙。这囊和光饼,又顶饿又耐存,要是再加点芝麻、肉末,还能补充营养,士兵们行军打仗也能少遭罪。”
夏荷凑过去细看,手指轻轻拂过纸上的线条:“这囊看着不难,就是得有大烤炉吧?咱们家的小炉子怕是烤不了。” “军营里有大灶,到时候让伙夫试试就行。” 裴安说,“我已经把做法写清楚了,发酵要多久,火候要多大,都记在上面,到时候找个靠谱的伙夫,多试几次就能成。”
云儿看着他兴致勃勃的样子,心里既欣慰又有些心疼:“裴郎,你别太急了,伤好了再慢慢研究也不迟。你现在一天到晚都在想这些,晚上睡觉都在说梦话,我听着都替你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